海峡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第十八讲

来源:发布时间:2015-12-04作者:园艺中心林惠玉创建部门:海峡联合研究院


时    间:20151210日  上午9:30-10:30

    点:常盛报告厅(常盛图书馆一楼自习室旁)

主办单位: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中心

题    目:光合作用系统生物学研究

报 告 人:朱新广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8-20063月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后;20063-20088月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助理教授;2008年回国任上海生命科学院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目前兼任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及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得上海浦江人才奖;2011年获上海赛诺菲青年科学家奖;由于在模拟光合作用及发现新的提高光合效率新途径,2013年被国际光合作用协会授予“Melvin Calvin - Andrew Benson Award” 。朱新广博士负责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C4 Rice》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同时在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RIPERealizing Increase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中负责光合作用系统生物学工作,在3to4 Grassmargin 等国际合作项目及中科院“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负责作物系统模型构建及育种应用研究。任Global Change Biology – Bioenergy,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Frontiers in Plant Physiology Frontiers in Plant Systems Biology编委。目前已发表文章80多篇,被引用3600 次以上。

研究方向:

植物系统生物学

具体的研究领域:

1. 系统模型植物的主要代谢

动力学模型和代谢控制;变化和适应不同生态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平台的主要代谢

2. 代谢通量分析和基于约束的建模

鲁棒性和灵活性,代谢通量下的应力和突变;定向进化和演变的代谢网络;新的途径和系统设计

3. 遗传调控网络

遗传和控制系统;网络的设计原则;遗传和控制系统的进化

4.叶结构、生理与能量学

叶形和叶脉水系统适应与演化;气孔分布,叶形和叶脉的生理;理想的叶片形状和叶脉水动力系统的设计。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