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教育厅等十八个部门公布“最美资助人”等名单,本次评选共评选出10名“最美资助人”,13名“最美资助人”提名奖,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徽凤老师获福建省2017年“最美资助人”提名奖。
附:陈徽凤老师事迹
松立五岳青春常在 鹤鸣九州余热暖人
——记陈徽凤老师
陈徽凤老师1931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平潭县苏澳村。1952年毕业于福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5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先后在福建省农林厅、黑龙江省北安农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福建农学院任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务行政管理等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休。任职期间,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市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并获省、部、校教学成果、优秀论文等多项奖励,2006年被中亚联合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授予“2006年度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金奖”。2014年和2016年先后向乐鱼(中国)捐资102.6万元和100万元,设立陈徽凤奖教助教、奖学助学永久基金。2016年4月和12月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和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陈徽凤老师(中)与青年学生交流
捐资助学 乐为教育做贡献
有一天看到上海《新民晚报》上报道的一位86岁高龄老人资助十几位学生上学的事迹,陈徽凤老师为之感动,于是萌生了把扶危济困、资助育人的想法。
从帮助家乡的孩子上学问题着手,他通过家乡的亲友了解、收集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信息。从2009年起,他每年拿出5万元作为学费,帮助8到10名贫困学生,至今已出资40多万元,资助了60多人次寒门学子圆了上学梦。2016年陈徽凤老师回家遇亲友诉说有位平潭籍学生在闽南师大突发大病,急需手术,家境又极度困难,便立马给他资助1万元解对方燃眉之急。
在资助助人中,他常常想起自己为之奋斗贡献的学校乐鱼(中国),觉得自己应该为挚爱的学校师生做点事情。2014年他筹集了100万元设立了“乐鱼(中国)陈徽凤奖教助教奖学助学永久基金”,用于奖励、资助继续教育学院和作物科学学院优秀和困难的师生。将100万元捐给学校存入银行,每年取息一次3.3万元,可奖励2名教师每人2千元,资助2名教师每人1千元,奖励和资助学生各10名每人1千元,每年可以资助24位师生,直至永久。为了使计划当年就能兑现,他又出资2.6万元作为首批奖教助教、奖学助学金。
在他任教过的作物科学学院,2016年10月,他又筹集了100万元设立了“乐鱼(中国)作物科学学院奖学助学永久基金”,也是采用每年取息一次的方式来奖助学生。同时协调对两年前设立的基金做了调整,专门用于奖助继续教育学院的师生。目前,两个基金已使88名学生受益。2014年9月,得悉作物学院有位研究生罹患急性白血病需要手术费,陈徽凤老师了解情况后毅然给她汇款,并因第一次汇款5千元时账号按错被退款后决心再次汇款并将资助金额增至1万元。
尽管陈徽凤老师持续不断地捐资助学,但他总觉得做的还很不够。一方面是陈老师退休后离开福州前往儿子工作城市上海定居,而且年龄也大了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是财力有限无法支持陈老师做更多的助学工作,他的资金主要是退休金和儿子给的钱,来源实在有限。但他始终如一的在关心学子上脚步不停、乐为善举,并欣然保持朴素、简约的生活。
陈徽凤老师(中)与师生代表合影
心系学子 愿为后人当人梯
1984年,陈老师任校成教处处长,每届校运会都以机关领队身份积极做好赛前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机关队屡创佳绩!同时他还出钱以当时两三个月工资的600多元购买了9双跑鞋无偿地献给机关代表队使用。1993年年满60岁退休后,教学行政工作虽然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发挥余热、继续为学子服务的心没有退。他先后担任了乐鱼(中国)离退休教工党支部书记、学校教学督导组副组长、学校关工委委员、以及后来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等多个职务,继续奋斗在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上。
退休后,陈徽凤老师甘于寂寞默默奉献,先是退而不休自告奋勇,没有任何的报酬主动承担整理原工作单位的成人教育资料和历年积存的照片,编订(函授通讯)合订本和撰写有关成人教育的论文。目的很简单,就是乐为人梯,为广大学生的成长留下珍贵的资料,留下一代人宝贵的成人教育经验。
担任校教学督导组副组长,陈老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做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坚持定期跟班听课、召开座谈会等,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希望,以扶上马送一程的良好服务态度做好帮扶工作,为广大学子奉献了一批堪称青年才俊的教师,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学习能力。
担任校关工委委员和后来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关工委副主任,他热心于关工委工作,积极参加关工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每次不论是会议还是活动,他总是提早到场。陈老师说话做事比较直接,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总是开诚布公直抒胸臆。这些都对学校关工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关工委成员与广大学子的交流,有力地帮助青年学生走好人生路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2016年,陈徽凤老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他不仅关注学子们物资上的资助,更关心他们的成长!每年清明前陈老师都会回福州,为节省开支都是自己一个人搭乘火车的,在福州的短暂时间里,总是要回学校走走看看,与青年师生见见面聊聊天,帮助他们解决人生中的困惑,做他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可亲可爱的长者。陈老师长期与受到资助的孩子们保持联系,他们每年都会给陈老师写信、打电话、发短信,虽然年逾八旬,但他坚持亲笔给每个人回信,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开导他们妥善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和感情中的问题。
“松立五岳青春常在,鹤鸣九州余热暖人。”这就是陈徽凤老师,一个把助学育人作为退休后的信仰和事业而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老人。他不图优越生活条件,不图孩子们长大后的回报,只希望他们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