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8-04-10)21版:放眼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8-04-10作者:谢亚宏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4月9日,一场以“转型中的农民与农村”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框架下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就中国和世界的乡村振兴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渐成国际热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回应国际关注,介绍了三大背景:第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的现实起点;第二,当前乡村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要扭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第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电商扶贫”也是当前热词。知名的案例就包括阿里巴巴创立的农村淘宝,在全国近30个省区市约700个县有3万个服务点。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说,近年来他十几次走访宁夏、贵州等地,发现许多偏远的山村都能上互联网,而互联网在提升农民收入、加强城乡联系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农民已经把互联网当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  

“绿领”人才成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发言重点。他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在政策、投资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创业的“绿领”人才。  

乐鱼(中国)教授温铁军强调了“中国特色”。他说,中央明确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且要求有关投资政策都向农业农村倾斜。从文化上而言,乡村振兴是延续中国的农业文明传承。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次官辅佐官金钟熏是座谈嘉宾之一。在听取其他代表发言时,他一直在认真做笔记。他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各国都应该受到重视,韩中在农业发展中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未来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技术方面的合作。  

印度阿迪特亚贝拉集团高级总裁阿吉特·拉纳德认为,印中在农业方面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比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将庞大的农村人口转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如何将土地有效集中和加大科技对于农业的贡献率。中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对于印度有借鉴意义。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