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类)的通知》文件(教计厅〔2018〕2号)文件精神,我校主持的成果“基于向水性机调控的作物适度亏缺灌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拟申报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类),现予公示。
公示期为2018年7月21日至7月27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或传真方式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须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其真实性由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研院(83789230)
乐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18年7月21日
附件:
成果名称:基于向水性机调控的作物适度亏缺灌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完成人员:何华勤、林授锴、郑龙、刘伟、艾育芳、陶欢
完成单位:乐鱼(中国)、莆田学院、莆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 主要研发内容与创新点
(1)以模式作物--水稻为材料,探究作物向水性调控机理(下图红色字为本项目新发现)。创新点一:干旱和高温胁迫下Gβ亚基发生磷酸化修饰,促使G蛋白解体并与一个新鉴定到的下游效应器 Os01g0840100互作,在细胞内传导胁迫信号。创新点二:发现作物受旱热胁迫诱导表达的复合态HSPs,并研制出快速评价作物耐旱热胁迫能力及受胁迫程度的联合标记试剂盒。
(2)以山地作物为材料,研发基于向水性调控的山地作物适度亏缺灌溉关键技术并应用(下图为创新点三和四研制流程)。创新点三:针对山地灌溉水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应用联合分子标记试剂盒技术,判断作物适度亏缺灌溉时的叶片水势,由此构建基于向水性调控的作物适度亏缺灌溉制度。创新点四:研发基于向水性调控的作物适度亏缺灌溉的关键配套技术,其中免蓄电池风光互补扬水技术保障适度亏缺灌溉的水源;基于无线传感且由太阳能供电的精确灌溉控制装置,优化适度亏缺灌溉的适时适量控制技术。
2. 主要技术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数120多篇,总他引1600多次,单篇他引也超100次;
(2)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审1项,其中2项授权专利已许可转让;
(3)发明专利技术入选2015年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3. 应用效益分析
(1)节能效益:经计算与田间实测,2.0KW免蓄电池风光互补扬水机年可节约4088KW.h电/台。
(2)节水生态效益:相比传统灌溉,按照向水性调控的适度亏缺灌溉制度,铁观音茶树秋茶期每15天可节约用水25.2 m3/亩,柑桔膨胀期每2天可节约用水180.0m3/亩。调控有利于茶树和柑桔树的生长发育,提高茶叶和果实品质。在葡萄与景观树苗木等的灌溉管理上也取得显著节水效益。同时,适度亏缺灌溉技术将有限的灌溉水资源用在山地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上,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保护山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