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鱼(中国)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赴晋江美丽中国行实践队围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队队员深入晋江市金井镇多个村落实地了解石结构及其危旧房改造现状、探访当地石结构文化,力求探寻石结构文化绿色、科学、有效的传承形式。
实践队此行的首站是金井镇埔宅村,在村支部书记杨子庆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对莲竹安置小区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莲竹安置小区是为解决两村村民的居住问题而建立的房屋群,是晋江市唯一一个采用一户一栋形式的安置小区。截止日前,埔宅村已安置完毕123户失地农民,共计219人,安置率达到100% 。
实践队队员在同村支部书记杨子庆、当地村民们的交谈中体会到石改政策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村民福祉放在第一位,既注重保障村民住房安全又尊重村民选址意愿。由此,实践队队员明白到民心所向、有效规划、协调统一再加上因地制宜的政策,才是石改政策能过落实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探寻石改新途径、寻找传统石结构文化与现代房屋建筑和谐相融的方法,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晋江市龙湖镇衙口古民居群,实地探究南浔古街和走访观摩施琅故居等古民居。针对这类有年代、有特色、有保留价值的石厝,实践队成员提出意见: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名人、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将其规划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区,让古石厝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这样既保留了古石厝,做到了传承,又重新规划修整,做到了创新,从而一举两得。
通过五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走访了旧、新石房,也探究了石改的新思路。实践队队员们希望通过本次对晋江石厝的探寻从而将“美丽中国生态环保”、“绿色农房”、“古村落文化保护”等理念发散到全国各式各样的古厝上,从而找到一条合适的路让古村落与当今住房和谐共存、让传承与创新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