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教师参与成果拟申报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的公示(二)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8-09-01作者:创建部门:人员机构

 

  

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工作的通知》(闽科奖办〔20187号)的要求,我校叶乃兴老师 (排名第一)参与的成果“乌龙茶功能成分保健效应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拟申报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现将以上三项目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189月3日至97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或传真方式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须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其真实性由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研院(83789230

  

乐鱼(中国)

  

201892

  

  

附件:

项目名称:乌龙茶功能成分保健效应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

推荐奖种: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推荐单位:南平市科学技术局

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乌龙茶茶色素(包括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香气成分的减肥、抗癌、抗抑郁等功效挖掘利用,乌龙茶干燥过程同步收集香气成分技术及配套设备集成等科技问题,深入开展了药效学及其分子机制、乌龙茶香气富集设备及工艺集成应用、产品开发及标准制定等研究,历经多年协同攻关,创立了乌龙茶健康功能研究开发体系及产业化推广机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深入研究并阐明了乌龙茶功能成分的保健功效及其分子机制。

(1)阐明了乌龙茶茶黄素抗卵巢癌机理,为生产新产品奠定基础。比较了四种茶黄素(TF1、TF2a、TF2b和TF3)的抗癌活性;提出了茶黄素对顺铂抗性卵巢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信号通路机制;明确了茶黄素与顺铂协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和信号通路机制。比较了不同年份武夷水仙抗人类肺癌SPC-A1细胞的活性。

(2)研究并提出了乌龙茶香气具有护肤作用和抗抑郁功效,为健康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型茶叶烘焙机加热,受试者靠近在20cm内,通过不同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香薰,使用皮肤测定仪测定受试者面部肌肤的油份、水分、色素、弹性、胶原蛋白纤维,通过分析受试者在处理前后的面部皮肤的差异,率先创立了乌龙茶香薰对面部肌肤的最佳作用及其优化烘焙温度和熏蒸时间的辅疗体系。通过乌龙茶香气处理小鼠实验,香气提高了小鼠脑内DA、5-HT含量,小鼠安静下来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从屎量看,乌龙茶处理组屎量下降,表明香气有镇定作用。

(3)研究并明确了乌龙茶及茶色素等对肥胖以及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作用。在动物水平上证明了武夷水仙的降血糖活性。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灌胃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测定体重、Lee’s 指数、脂重及血脂水平等指标,验证了其抑制大鼠肥胖效果。通过对大鼠肠道内容物肠道菌群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主编出版《茶与健康》、《茶的综合利用》等专著6部,全面研究分析了茶功能成分对肿瘤、糖尿病等防治机理和疗效作用,系统阐述乌龙茶与健康的关系,及时将最新的茶学科研成果呈现给读者。

2、研究并创新构建乌龙茶香气成分的挖掘与集成利用技术体系。

创新提出乌龙茶真空冷冻干燥、低温变压真空干燥技术以及乌龙茶香气的回收富集技术,并研制出一套乌龙茶香气回收设备,在其干燥过程中加入萃取模块收集香气类成分得到乌龙茶香精油,并创新了低温变压真空干燥模块以配合香气保留和收集。该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同步收集香气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3、研究并创制乌龙茶系列健康产品并构建产业化开发推广体系。

在实验基础上,研究并创制开发了茶口服片(茶黄素+茶多酚+维C)、乌龙茶洗发皂、氨基酸洁面皂、大红袍茶面膜、乌龙茶爽含片、茶氨酸片等系列新产品。并在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产业化集成推广与开发应用,新增产值1.16亿元,增收节支3367万元。

主要完成单位:

武夷学院、乐鱼(中国)、浙江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叶乃兴、屠幼英、吴仲、金恩惠、张渤、张见明、刘晓博、马玉仙、蒋慧颖、何一心

叶乃兴:为主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制订、技术推广、技术总结等各项工作;主持完成干燥工艺对乌龙茶香气品质影响研究;参与乌龙茶香气抗抑郁及降糖作用等保健作用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件

屠幼英:主持完成乌龙茶茶色素抗人卵巢癌信号通路机制研究,主持完成茶黄素抗肥胖功效及机制的研究,指导完成武夷水仙茶对人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指导完成乌龙茶健康产品的研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国际发明银奖1项,出版专著6部,参加国家标准制定2项。

吴仲:为主参与项目技术总结,参与乌龙茶抗肥胖药效及机制研究,参与乌龙茶(武夷水仙)抗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参与茶色素抗肥胖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研究,参与企业标准制订6项。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e Four Main Theaflavin Derivatives Found in Black Tea on Ovarian Cancer Cells、Theaflavin-3, 3'-digallate decreases human ovarian carcinoma OVCAR-3 cell-induced angiogenesis via Akt and Notch-1 pathways, not via MAPK pathways、nhibitory effect of black tea pigments, theaflavin-3/3′-gallate against cisplatin-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cells by inducing apoptosis and G1 cell cycle arrest、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武夷岩茶对高血糖大鼠的降糖作用、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等科技论文14,其中SCI收录7篇

出版《茶与健康》、《茶多酚十大养生功效》、《茶与养生》、《茶的综合利用》、《茶学概论》、《茶学入门》等专著6部。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授权发明专利4(ZL201410795533.3,ZL201310683801.8ZL201110118743.5,ZL201210487658.0

国家标准制定2项:

GB/T 31740.3-2015 茶制品 第3部分:茶黄素

GB/T31740.2-2015茶制品第2部分:茶多酚

制定企业标准6项

Q/ HYSL 0001 S-2015 氨基酸洁面皂

Q/ HYSL 0002 S-2015 茶氨酸含片

Q/HYSL 0012 S-2016茶口服片

Q/ HYSL 0003 S-2015大红袍面膜

Q/ HYSL 0005 S-2015乌龙茶爽含片

Q/ HYSL 0006 S-2015 茶氨酸片

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

项目技术在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化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