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2018-11-12)A5版:巴新东高地省的中国“极乐鸟”教授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8-11-12作者:乐鱼(中国)国际处副处长、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冬梅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2018年5月26日,飞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机场徐徐降落,这是菌草技术发明人、乐鱼(中国)国家菌草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教授第23次到这里开展菌草和旱稻援助项目技术指导。等候多时的东高地省官员们兴奋地挥手欢呼:BUTUBA(极乐鸟)!教授!

迎接的人们为林占熺和他的助手们戴上色彩缤纷的花环、挎上鲜艳的“BILOU”(当地手织毛线挎包),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热情的拥抱,让这位老教授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刘林林参赞与巴新计划部副秘书长及林教授一起播种旱稻

汽车飞驰,林占熺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现起20年来在这里走过的峥嵘岁月……1997年,应巴新东高地省政府的盛情邀请,林占熺带领团队来到东高地省鲁法区,建立起第一个援外菌草技术示范点。这是一个近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地区,没有电灯、电视和电话。专家组带来了精心准备的5套技术方案和精挑细选的菌种,艰苦奋斗,因陋就简,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快取得示范成功,首批2万多袋食用菌成品率达到99%,实现东高地省菌菇栽培“零”的突破。这项发明技术很快在当地推开,还创下一项菌草菇之最——种出单丛重量15公斤的紫孢平菇为巴新国庆献礼。不少农户通过菌草种菇,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盖起新房,娶了媳妇。为了表达对中国专家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巴新政府在东高地省鲁法区菌草基地召开了有6个部长出席、5000多人参加的菌草技术示范成功验收庆祝大会,那里先后八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巴新警察部部长卡拉尼为表示对菌草技术和林占熺的感谢,把女儿的名字改为“菌草”,与林占熺结成生死之交。当地人认为林占熺为他们带来了幸福与吉祥,称他为“BUTUBA”,即国鸟——极乐鸟,把他种植的高大菌草称为“林草”。

林占熺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疾苦。项目实施期间,东高地省遇上百年罕见旱灾,八个月没下一滴雨,部落百姓种的地瓜旱死,咖啡树枯萎,往日青翠的大地一片苍黄,常有饿死人的新闻报道。他急当地人民所急,带领专家组投入旱稻试验,攻坚克难,终获成功,并连创三项世界纪录:实现东高地省种植稻谷零的突破;实现旱稻产量8.5吨/公顷的纪录;开创播种一次、连续收割13次的旱稻宿根法栽培纪录。旱稻技术也迅速传播开来,种植农户近3000户,为被西方宣布“不适合种植稻谷”的东高地省开辟了一条保障粮食安全的新途径,被巴新政府和人民誉为“最好的礼物”。菌草技术和旱稻技术的成功推广,为东高地省农民脱贫增收做出了贡献,两省人民也在实践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得知林占熺又回到东高地省,老朋友新朋友纷纷前来拜访,小小的吊脚阁楼顿时热闹起来。

原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特地从首都赶来,他打开手机里珍藏的一张张赴福建受到时任省长习近平接见的照片,回忆起当年情景,十分自豪:“这是我永生难忘的回忆,2000年5月16日,我应习近平的邀请赴福建,和他一起签订了两省结好的协议书和福建援东高地菌草旱稻技术项目协议书。能有幸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合作是我从政生涯中最浓重的一笔。我一直关注着习近平主席的新闻与讲话。他不仅是中国的领袖,也是全世界有影响力的领袖,他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极有远见,为各国和平发展铺设了共建共享共赢的桥梁。”拉法纳玛相信,随着习近平主席即将访问巴新,两国、两省的合作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更多巴新农户告别贫困、走向富裕。

拉法纳玛看到林占熺的女儿林冬梅,高兴地紧握着她的双手:“感谢林教授把你带来,你是我们鲁法的女儿,欢迎你回家!”推广菌草旱稻技术的农户带头人考比带着女儿普莉希拉来了。普莉希拉从小跟着父亲在林教授的指导下种旱稻,从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回来后还参加了当地的“菌草、旱稻技术培训班”。她一到就拉着林冬梅,热烈地讨论起建一个地区级的旱稻示范和制种基地的想法,准备组织区里的贫困妇女成立稻谷合作社,统一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东高地省计划厅厅长比特捧着一大盘小山般高的食物来了,他特地宰了一头猪,用传统MUMU(洞穴里烧热石头烤熟食物)方式做了猪肉大餐,这是当地人款待贵客的最高礼节。他也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东高地省把菌草、旱稻产业列为“2018~2022五年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优先项目,目标是全省减少大米进口80%;菌草养畜产业化,减少肉类进口;菌菇产业化,把已有知名度的“鲁法菇”推向全国市场。比特刚去过福州,他对20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惊叹,相形之下,又为东高地进步缓慢感到痛心。他告诉林教授,东高地省政府和农畜业部长贝尼·艾伦对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技术项目落地满怀期待,这次绝对不会再错失发展良机,特别高兴的是中国驻巴新使馆薛冰大使对项目十分支持,刘林林参赞还多次到东高地进行菌草培训、旱稻种植的调研,相信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东高地以及其他高地省的粮食安全与减贫工作定会面貌一新。

学生布莱恩夫妇来了。布莱恩1995年到福州参加首次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学成回国后积极促成把菌草技术引进东高地省,现任中铁国际南太公司特聘顾问。他此行是来征求林教授对中—巴新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的意见。巴新农畜业部、中铁国际与乐鱼(中国)合作,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巴农业产业园,在巴新东高地省、西高地省等地构建集“科技、种植、养殖、加工、生态能源、肥料”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园区,为援助项目的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省长彼得·努姆带领一批省政府官员来了。年轻的省长十分诚恳:“林教授,菌草技术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减贫、增加就业、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深信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省长看看林占熺身边的助手们,接着说:“您带来的菌草和旱稻技术,会被东高地人民永远流传,我们难以表达对您的感谢,决定划拨一块土地永久性地赠予福建省,用于建设福建专家们在东高地的家园。您的女儿、学生们才会把东高地当做家,将来才会常回来。土地的面积和地点您来定,如果看中的是私有土地,省政府先买下来再转赠,如果是国有土地,即刻着手办手续。”林占熺对此深受感动,以心交心、天下一家,以心换心、成其久远!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中国的“极乐鸟”为巴新东高地省带来了幸福的梦想、发展的希望,虽然相隔万里,福建省与东高地省的友好情谊将会代代相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