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科协公布《关于第十届紫金科技创新奖的决定》(闽科协发【2018】88号),我校周顺桂教授喜获第十届紫金科技创新奖。据悉,我省有10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周顺桂是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从事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土壤修复与环境生物电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SCI他引4000余次,获发明专利50余件。
获奖的成果为“有机固体废物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及应用”,该成果针对我国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低、处理技术落后、二次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以UTM发酵菌剂研发为核心,发明了超高温好氧发酵成套关键技术与工艺,克服了传统好氧发酵技术占地面积大、周期长、臭味污染严重、产品出路受限等缺点,具有发酵周期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无害化程度彻底等显著优势,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针对传统好氧发酵理论瓶颈和技术缺陷,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超高温好氧发酵”的概念。发现并命名嗜热菌新属2个、新种8个,研制出可快速降解有机物、加速腐熟的UTM发酵菌剂,发明了“超高温好氧发酵+二次固态发酵”的两段发酵工艺。
该成果针对传统好氧发酵产品腐熟度检测耗时费力的现状,发明了快速检测堆肥腐熟度的生物电化学新方法,可将腐熟度的测定时间由3-5天缩短至30分钟;研制出多功能生物肥料、营养栽培基质、土壤调节剂等产品,形成了“关键技术-成套工艺-绿色产品-运营服务”于一体的UTM超高好氧发酵产业链。
据悉,目前获奖成果关键技术已推广至福建、河南、北京、广东等多个省区;研制的UTM系列发酵菌剂、多功能生物肥等产品已在农林绿化与土壤修复领域大面积应用。已建立7个有机废物资源化产业基地,累计处理城市污泥、畜禽粪便超过50万吨,产品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经济效益约1.5亿元。
获奖名单链接:http://www.fjkx.org/News.aspx?ID=4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