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教学管理人员赴台学习成果交流会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8-11-30作者: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合署)林曾芬 文/图 编辑:郑炜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11月28日上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教学管理人员赴台学习成果交流会在禧强楼302举行,各学院教学院长、教学秘书、教务员及教务处工作人员30多位老师参加。

交流会上,参加赴台研修的文法学院副院长陈小英、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杨帆老师、材料工程学院王雪芳老师、机电工程学院程燕珠老师及教务处教学科程海霞老师等5位老师作为代表对研修期间的所学、所见、所感、所思进行了分享。

  文法学院陈小英副院长分享

陈小英介绍了我校26位教学管理人员暑期赴台湾东海大学研修的整体情况,分享了“教师的重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东海大学劳作教育、有效整合资源重要性”等心得,并提出“制定合理有针对性教师发展目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助班、团学、班干等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教务、学工有效配合,完成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素养,出台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性”等后续工作思路及建议。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杨帆老师分享

杨帆老师从“我是东海人”的东海大学精神信念出发,分享东海大学“新生训练营、α-leader、劳作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做法和措施,分享“培育学生领袖体系,以生命影响生命,传承校本核心价值”“重视朋辈教育,由学长学姐们引导新生,相互陪伴、成长,从做中学,由学中做”“重视学生态度习惯养成: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等心得,提出“改变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校园,适应独立生活,建立人际关系;也帮助他们全方位地了解学校、了解学院、了解所学专业”“重视文化传承,多种课程类型恢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增加历史和哲学类的通识课程”等建议。

材料工程学院王雪芳老师分享

王雪芳老师以“用心教育、用爱做师”为主题,从环境育人、独特教育、高校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东海大学历代建筑设计师把东海精神融入到东海校园的每个角落,营造出风景如画的校园和别具一格的建筑,堪称环境育人的典范”“博雅教育是东海大学的独特教育,建立博雅书院,书院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态度为目的设置课程及训练活动;核心价值是品格,核心能力是领导力,核心思想是服务心志”“高效管理源于科技手段助力,合理规划环境、总结反思精进,工作标准化、条理化、信息化,用心做事,实现团队无缝合作”。

机电工程学院程燕珠老师分享

程燕珠老师从研修内容、管理特色、学习借鉴、若干思考等四方面,分享了东海大学学生培养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在“三全育人”的办学宗旨上,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提出“营造氛围,切实发挥‘三全育人’的重要作用;重视德育和师德建设,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开设劳作课程,弥补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的缺失;充分发挥导师制与导生制的双重功效,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实现;重视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及部门合作;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积极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适应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等建议。

  教务处教学科程海霞老师分享

程海霞老师围绕由外而内的大学教学文化、高校师生应成为改革与创新的引领者、利用大数据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数位课程建设与在线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展开分享,提出“大学教学文化是大学的教学价值追求与价值导向,校园环境是大学教学文化的物质载体,传达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高校应成为创新与改革的引领者,而不应只是跟风社会,更不应该成为创新的抗拒者”“将‘大数据’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资料,以大数据记录和实时分析作为研究活动的基本形式,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服务学校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结合台湾高校经验,积极开展数位课程建设,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等建议。

  教务处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吴祖建总结发言

教务处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吴祖建做总结发言。他说,一流的教学管理水平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职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校院要携手共进,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校内外学习和交流平台,助力教学管理人员成长;他对教学管理人员在台湾东海大学的学习成果予以了肯定,希望大家将台湾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融入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服务我校“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