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文件《关于2018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的通报》(闽政文〔2018〕316 号),我校孙威江教授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GB/T 30357.4-2015)》荣获2018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一等奖,也是我校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新突破。另外,我校尤民生教授、杨广教授参与制定的《茶树主要豁嘴测报与生态防控技术规程(DB35/T1497-2015)》地方标准荣获二等奖,孙威江教授、林馥茗讲师参与制定的《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DB35/T1546-2015)》地方标准荣获三等奖。
福建是全国乌龙茶主产区,其中水仙是乌龙茶主要品种,原产于福建建阳,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产量高,适应性强,栽制容易,在一定区域的不同环境中均能保持品种稳定性。因此,推广速度快,成为了建瓯、建阳、武夷山、永春、漳平等地的主栽品种,而且产品形式多样,品质特点鲜明。目前,有武夷水仙、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和漳平水仙等四类。全省水仙茶树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生产乌龙茶水仙3万多吨,产值达60多亿元。
《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水仙茶产品的要求,即首次为中国紧压乌龙茶制定了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从控制产品质量着手,稳定和提高水仙茶品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标准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全国各地水仙乌龙茶的规范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产品的出口贸易,促进了乌龙茶产品标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解决了水仙茶产品无标可依的现状,也为乌龙茶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对茶叶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管,保证了茶叶产品质量与安全,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引导了乌龙茶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约有2200多家企业执行该标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悉,本次全省共有30项标准获得2018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