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教师参与成果拟申报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公示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9-01-01作者:创建部门:人员机构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办〔201841号)的要求,我校周顺桂教授(排名第二)参与的成果“污泥生物沥浸和超高温堆肥一体化技术装备及产业化”,拟申报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现将该项目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1911日至201917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或传真方式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须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其真实性由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研院(83789230


附件:


国家技术发明奖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污泥生物沥浸和超高温堆肥一体化技术装备及产业化

提 名 者:教育部

提名意见:


针对污泥含水率高产生量大、存在重金属病原物及有恶臭等严重制约污泥处置与利用的技术“瓶颈”,在系统研究嗜酸性硫杆菌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以复合微生物菌为核心的,既可大幅度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又能消除污泥恶臭杀灭病原菌和去除有害金属污泥生物沥浸处理新技术及其关键设备。并基于常规污泥堆肥难以有效消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及生物污染物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实际,在国内外首创温度高达80-90°C的超高温堆肥新技术,形成稳定性好的嗜超高温的微生物菌群,发现8个新菌种。这些成果能有效克服污泥物理或化学方法调理脱水之不足,深度脱水后的生物沥浸泥饼无臭,有机质等有益成分高,重金属可大幅降低,可使之资源化利用。发明的生物沥浸压滤机脱水快,污泥截留率高达100%。经超高温堆肥后污泥无害化程度大幅度上升。本成果不但从理论上有重要突破,而且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将该技术成功地应用到我国50多个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化工企业的污泥处理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新技术,解决了污泥脱水、脱臭、消除有害物质的三大关键难题。在国际上开辟了一条继物理法和化学法调理之外的新的方法——生物法处理技术。该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又有工程实践,具有原始创新性和实用性,为我国城镇污泥和工业污泥处理处置做出了重要贡献。

污泥生物沥浸处理和超高温堆肥创新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获授权国家专利46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制订国家标准2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9篇,近3年已实现利润总额11.0199亿元。该项目已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产学研创新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等奖项6项。


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


项目简介:针对我国现行污泥处理中存在的深度脱水困难、重金属/恶臭污染、资源化效率低、产品安全性差及设备国产化率低等系列技术瓶颈,本项目历时20余年,以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制、绿色产品开发为重点,原创了集污泥深度脱水重金属去除病原菌杀灭于一体的污泥生物沥浸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破解了长期困扰污泥界的污泥脱水与脱毒难题,为污泥后续资源化开辟了全新路径;针对传统污泥高温堆肥的理论瓶颈和技术缺陷,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超高温好氧发酵的新理念,发明了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成套技术及装备,显著提升了我国污泥高效安全利用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整体水平。

1. 发明了污泥脱毒减量的生物沥浸技术,揭示了生物沥浸复合微生物菌群脱除重金属、杀灭病原菌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内在机制。

针对化能自养型嗜酸性硫杆菌不能耐受污泥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技术瓶颈,创新性地引入异养型耐酸菌消减DOM并产生嗜酸性硫杆菌生长需要的CO2,构建出适宜污泥生物沥浸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并据此研制出配套的生物沥浸微生物营养剂等新产品,形成了基于优势种群调控的生物沥浸新方法,建立了污泥生物沥浸连续运行沥浸污泥回流接种污泥深度脱水后续资源化为核心的生物沥浸处理工艺。

2. 率先提出了超高温好氧发酵新理念,发现并命名超嗜热菌新属2个及新种8个,发明了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产业化技术。

针对传统污泥堆肥发酵周期长、堆体温度低、臭味污染重、产品出路受限、持久难降解污染物及抗生素抗性基因难以大幅度消减等技术瓶颈,研制出可快速降解抗生素与抗性基因、加速腐熟的超高温发酵菌剂,创制出多功能生物肥料、营养栽培基质、土壤调理剂等绿色高值化产品,形成了UTM超高好氧发酵产业链,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500/日)的污泥生物沥浸超高温堆肥的一体化工艺并产业化运行。

3. 自主研发了污泥生物沥浸反应器、沥浸污泥专用压滤机、超高温堆肥成套装备、堆肥腐熟度快速检测等系列设备,提升了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研制出污泥生物沥浸流化装置,使生物沥浸微生物增值与活性大幅提高;研发出生物沥浸污泥专用压滤机、节能降耗快速压滤机新装备,涉及特定材质的滤布、隔膜板和压滤板、自动清洗与快开系统以及中间进料与四周出料方式等,大大提高了生物沥浸污泥泥水分离效率和降低泥饼含水率。发明了快速检测堆肥腐熟度的生物电化学新方法,可将腐熟度的测定时间由1-3天缩短至30分钟。

成果共获发明专利授权30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表论文139篇,其中SCI论文64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39篇。该项目已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产学研创新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等6项。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9个省市50余个市政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CO2年减排25万吨,氮年减排1.5万吨,近三年新增利润11.0199亿元。污泥生物沥浸法处理技术与装备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南目录》(2013版)、生物沥浸法污泥深度脱水及重金属去除技术入选《2015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水污染治理领域)》。作为国家标准主起草人,完成关键设备污泥生物沥浸专用压滤机和节能高效快速压滤机中关键部件(隔膜板和滤板)相关标准的制订并获国家工信部颁布。引领了污泥生物法处理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乐鱼(中国)

2019年1月1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