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系列报告(2019.3.10)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9-02-28作者: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2019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系列报告

 

间:2019310

点:禧强搂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校科协、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2019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科普报告

 

报告时间:20193109:00-11:00

 

报告1小麦与人类文明

报告人:夏光敏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报告人简介:

1987年获山东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山东大学博士学位。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山东大学植物发育与逆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会长。《植物生理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小麦体细胞杂交新种质和新品种创制及其遗传与分子基础研究。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承担973项目、国际重大专项及国家转基因专项等。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20多篇。参编国际专著3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16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中国女科学家社会服务奖。

 

报告2:显微镜下的细胞之美

报告人:任海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人简介:

198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学术与学位委员会主席,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细胞增殖及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植物学会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北京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理事会理事等。

 

报告3:水果与健康----果实锁鲜的科学与技术

报告人:田世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人简介:

1982年在四川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现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产后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园艺学会采后科学与技术分会副会长,国际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副主编。2002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第四届“十大女杰”,2015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2016年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长期致力于果蔬采后生理病理学基础与调控技术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6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4项。

 

报告4:我们身边的植物

报告人:顾红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报告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副院长,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多样性和演化研究,基因家族的功能和演化研究。承担86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际合作等多项研究项目。在植物遗传及演化相关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编著教材3部,科普专著2部,翻译教材3部。获北京大学第十七届“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金葵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技协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1:00-11:30女科与学生面对面互动

2019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学术报告

 

报告时间:201931014:00-15:30

 

报告1:植物的“眼睛”与“防晒”

报告人:刘宏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人简介:

1994-2005年在河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到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任研员,博士生导师。2012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支持,2013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2014年获得美国植物生理学会年会的“Women’s  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s (WYITA) for Plant Biology 2014”奖。2016年在“百人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从事植物光信号转导研究,围绕“光信号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基础”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PlantsPNASPlant  CellEMBO  Reports等国际期刊上。受The  Plant Cell杂志邀请于20161月开始担任该杂志客座编辑(Guest  Editor),并担任Frontiers  Plant Science杂志Associate  Editor。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报告2:植物激素乙烯合成的分子进化机制研究

报告人:王宁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报告人简介:

1983-1997年于南开大学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2000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研究。现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并担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副会长;天津市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等职务。王宁宁教授长期从事有关植物叶片衰老、乙烯合成调控、氮素利用与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等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承担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9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先后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报告3Pear genomics and  molecular breeding

报告人:吴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报告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受聘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任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常务理事、美国蔷薇科基因组遗传与育种执行委员会国际委员;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编委、《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栏目主编。长期从事果树资源评价与利用、基因组与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20多项,发表SCI论文60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参编专著7部;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共7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科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等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

 

 

其他专家:

赵洁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9年在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理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重点开展高等植物雌配子体发生、胚胎和胚乳发育的机制、植物细胞分化及形态发生的分子机理等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SCI权威杂志上50余篇;主编教材1本,参编著作2本。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匈国际合作项目、“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2003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