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七期“课程思政”认知升级与路径探索工作坊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19-11-12作者: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合署) 陈华 林曾芬/文 林曾芬/图 编辑:郑炜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11月11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合署)在禧强楼303教室,举办第七期“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课程思政’认知升级与路径探索工作坊”,来自12个学院的27名老师参加了工作坊。

活动现场

工作坊中,管理学院胡涛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教师个体视角的‘课程思政’四问”的分享,引导大家思考‘课程思政’内涵和意义,探讨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与教学设计创新等内容,回答了专业课为什么也要‘课程思政’及‘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林贤明老师作了题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与方法”的分享,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将“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和原则、内涵和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经济学院何均琳老师和食品科学学院姚闽娜老师示范课程片段,嵌入思政元素,让大家深受启发。各组学员积极进行智慧碰撞“思政元素发掘”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实战演练。工作坊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综合演练等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影

工作坊内容充实,达到了认知升级和内驱激发的目标。生命科学学院的张灵玲老师说:“参加了今天的工作坊,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程思政’,并更好地掌握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使用技巧,为今后在课堂上更好地教书育人起到了重要作用。”林学院赖日文老师说:“通过一天的‘课程思政’工作坊学习交流活动,受益匪浅。通过胡涛、林贤明等老师深入浅出的对‘课程思政’缘起和背景等的详细阐述,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内涵,拓展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意识到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要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深化,持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公共管理学院郭涵老师说:“‘课程思政’重在常学常新。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原则、融入方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使我对今后的课程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s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