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019-11-26)4版:范凌:没有双手,也能书写光彩青春

来源:福建日报发布时间:2019-11-26作者:林密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多年来,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坚持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统一,奏响一曲励志向上、奋发有为的激昂乐章。

他,并不是天生没有双手。

六岁那年,一次意外,被变压器的高压电击中后失去了右臂、左臂的大部分以及一只耳朵。从此变成了一位无臂少年。

为了生存,他学会了用双脚吃饭、洗漱、穿衣,用脚趾夹笔学写字、读书。他能骑自行车,会打乒乓球,样样自强。

因为家境并不富裕,他在学习上比常人更加刻苦,上大学本科二年级这年,一件事深刻地改变了他——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站在福建省首届‘海西励志先锋’的颁奖现场,省领导为我颁发了奖状,还鼓励我继续努力。”他的眼睛闪闪发光,像极了夜空中的星星。

他叫范凌。因为国家资助,他的成长轨迹深深地烙上励志成长的痕迹。

励志先锋  榜样引领

2012年,由省委教育工委等14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励志校园·感动海西”学生资助公益宣传活动评出了“海西励志先锋”10人。至今已举办三届。

当时还在乐鱼(中国)作物科学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读的范凌因为自立自强,励志向上的精神,令人感动,当选为“海西励志先锋”。2016年范凌研究生毕业之后在乐鱼(中国)金山学院从事学生资助工作。

“因为荣誉,我不断反思、鞭策自己,如何让自己做得更好。我从模模糊糊的认识,到参与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我的价值就是为了告诉身处逆境还在迷茫中的同学们,国家资助有这么好的政策,你除了奋斗,还是奋斗。”范凌说。

首届海西励志先锋中,还涌现了厦门理工学院罗耀桥、福建师范大学应向阳、福建工程学院黎花等一批优秀学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了典型,带来了无限正能量。

爱心接力  反哺社会

2017年起,省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在全省高校每年组织开展资助育人“三行活动”,即“资助政策乡村行”“家校关怀万里行”和“金融知识校园行”。由全省各高校组织教师及学生志愿者,深入乡间地头,走访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开展助学帮扶活动。

当年7月8日至13日,范凌和学校师生组成家访小组,远赴龙岩市新罗区、上杭县、永定区,走访慰问了10名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家庭,详细讲解国家资助政策和就业政策并送去慰问金。

为期六天的走访,家访老师换乘各种交通工具,一共跨越了一个县两个区十个乡镇共计1227.2公里的路程,步行超过63330步。作为正常人都觉得有些吃力,范凌硬是扛下来了。“贫穷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未来由自己决定。”

“三行”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累计派出1500余支小分队9000多名学生志愿者,走访45000余户农村家庭。他们的步伐遍布偏远乡村,将国家资助政策送进田间地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