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2020-08-04)A5版:[专家解读]白马河非洲鲫鱼成群,网友误以为是“污水”

专家:这说明白马河水质变好

来源:福州晚报发布时间:2020-08-05作者:张旭 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昨日,白马河河面上鱼群聚集,远看像一摊黑色污水。

福州晚报讯“白马河治理后,为什么还有这么明显的污水入河?”日前,有网友就白马河水质提出疑问。昨日,记者了解到,网友所称的污水实际为非洲鲫鱼群。

昨日,记者来到白马河畔,一路前行,看到河中密布小鱼。在芍园一号附近,记者见到市水务集团的巡河人员宋先生,他向记者展示了接诉当天巡河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河中有一条长约15米的“污水”带。“它看上去黑乎乎的,形状不规则,远看确实像污水,可走近没有臭味,而且附近也没有污水排口。”宋先生说,有人捡起石子向“污水”抛去,石子落水处的河水立刻变得清澈,同时可以看到聚集的鱼群立刻散开。

接诉当天,巡河人员还用水瓶从河道中的“污水”区域取水验证。“通过当天的巡河视频可以清楚看到,白马河水较为清澈,并不是污水。”宋先生说,在做好控源截污的前提下,白马河的水源主要来自西湖和新西河泵站抽取的闽江水,水质有较好的保障。相比治理之前,白马河目前鱼的数量已明显增多。  

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水质监测站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西湖是白马河的重要补水通道。根据最新水质监测,西湖出水口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保持在地表水Ⅳ类水水质,相比治理前有了明显提升。  

乐鱼(中国)生命科学学院张志兴副教授介绍,从宋先生展示的视频截图判断,图中的黑色鱼为非洲鲫鱼,又称罗非鱼。天气炎热或缺氧的时候,非洲鲫鱼就浮到水面觅食。由于这种鱼全身鳞片发黑,聚集在一起就造成“污水”的视觉假象。  

张志兴说,如果内河水质太差,非洲鲫鱼就存活不了。它们可以吃掉河中的藻类,减少氧气消耗,让水质变得更好。现在福州内河有数量众多的非洲鲫鱼群,说明通过治理,水质变好了。 

记者从市水务集团了解到,目前白马河已进入单体验收阶段,5项分项验收中已完成河道、设备验收,剩余3项将于本周完成。此外,鼓台水系包28条内河的单体验收工作有望在本月15日前全面完成,9月15日前力争完成整体验收。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