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新生杨一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暨先进人物引领教育学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0-09-24作者:食品科学学院 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杨一凡/文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大家好,我是2020级食品科学学院新生杨一凡,来自山东烟台,我的家乡虽比不上福州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但也是别有风味的。

对我来说农林大是个缘分,因为姑父在经济学院任教,去年暑假来过本部,在农林大的湿地公园放松紧张的心情,舒缓心境,他当时给我详细介绍了这个专业,让我对食科院颇为憧憬,这次录取也算是圆了我的食科梦。大学生活对我而言从听说的轻松愉悦到忙碌充实,也许真的会比高中更为紧张,因为不只是机械的学习,不再是教师每时每刻地叮嘱和监督,所以如果自制力跟不上,是难成大器的。没有人监督,没有人时时刻刻为你的学业服务,一切都得靠自己。

疫情期间我因自制能力欠佳故而成绩有所下滑,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我有些放飞自我,这虽是个惨痛的教训,但也令我结下了与农大将来四年的缘分。但说到疫情,真的不得不赞颂讴歌一下这位伟人——钟南山院士了。

2020让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疫情来势汹汹,但我们的防范治愈的速度却成指数增长,治疗的质量也在一步一步往前迈进,效果势如破竹。这位96年荣获院士称号,一身光环的钟老,年过八旬,再次挺身而出,为什么这般忘我呢,大角度来说,是为民族发展,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从个人而言,是作为一名医生对事业的敬重,对病人的责任,正所谓医者仁心。“钟南山”这三个字,从96到20,震撼着我们。每当流行性疾病气势汹汹来袭时,他一针见血的言论总能为我们指明方向。一个医生居然拥有如此的公信力,的确匪夷所思。尽管非典已成为历史,可亲历者终身难以忘记。很多人说,我们这一代,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我们深刻体会到那份刻骨铭心,平常人逃之夭夭,他却迎难而上知难不退。对危重病人,旁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却主动请缨;面对错误疫情报告,他公而忘私揭开真相……质疑也好,责难也罢,老百姓的口碑让钟南山巍然屹立。

因为心中自始至终不改初衷地爱与责任,爱国,爱人,促使他走上非典岌岌可危的风头浪尖,让他承载了巨大的压力,却毅然挑起千钧之重,是人民让他身不由己陷入是是非非的旋涡,种种磨难使他从一个遭人白眼的医生成为一言九鼎的医学权威。所以作为我们又何苦迎合别人呢,自己的未来和时代,那就必须挫折不惧,活出自己的样子。

从来都没有一战成名,只有十年寒窗,和台下的辛酸泪。是艰苦,越显医生本色。我们设想的晚夕,是安详和宁静,而他们的夕阳,烈如正午,耀比万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当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钟南山是国士,国之士,栋梁也,勇士也,他坎坷多舛的人生传奇,激励我去汲取一种无私无畏的力量,确定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树立起不懈追求的信念,奋发有为,坚不可摧!

每一个伟人,他也都曾经只是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都是平凡造就的伟大,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希望在农大,我可以提高自制力,这是前提,而后追求最好,不负韶华,我希望我不再为那些琐事所干扰烦恼,我希望我活出自己的精彩,可以选择我想要的生活,为有希望的未来,而不是被生活选择,我独一无二,自信起航!老生常谈,未来的使命我们不可推卸,无处逃避,直面,何乐而不为呢。一晃而逝的是岁月,一闪而过的是青春,一刻不停的是脚步,一往向前的是人生。我的发言结束,感谢大家!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