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昆虫并不具备拟态能力,拟态是昆虫为了适应环境、占领环境和逃避天敌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乐鱼(中国)拓荒广场的其中一个帐篷下,几个学生向被摊位前制作精美的昆虫标本吸引、停下脚步的路人展示着昆虫拟态照片并介绍昆虫的拟态知识。这是乐鱼(中国)第二十八届大学生科技节上昆虫协会前的热闹场景。

据了解,此次科技节以“创新科学实践,培育时代精神”为主题,除了设置各个协会、学院的特色项目展示区与游戏互动区外,还新增了挑战杯以及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展示区,包括北斗星相关技术、蜂疗、水族造景、昆虫标本、鸟类科学普及、植物栽培、污水处理等相关科技成果展示,旨在开拓学生视野,让参与者能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了解小创意的大妙用,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期间,特色项目展示区里、来自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的水族造景协会吸引了许多参观者。据2018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吕贵坤介绍:“我们带来的是生态瓶与相关设备,主要想向参观者展示我们是如何为水生物种提供更好的水质与生态环境的。”来自2020级园艺专业的谭坤萍和王瑶一同表示:“听完他们的讲解受益匪浅。”同样令人驻足观赏的还有农学院的彩色马铃薯、机电工程学院的步兵机器人、园艺学院的手机控制灌溉系统等包含满满科技感的展品。
展示区让学生领略科技风采,游戏区则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据负责人、2017级生物科学(基地班)的周旭东介绍,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游戏互动环节新增了动植物保护、合理膳食等游戏内容,意在以游戏的方式让参与者学到知识。

其中,以“保护动植物,共创新家园”为题,将散乱分布的珍稀动植物图片拼图复原的游戏吸引大量学生参与。负责人、2017级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专业)的杨文涛向记者介绍设计该游戏的用意:“希望大家在拼图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图片上的濒危动植物,并意识到动植物保护与生态治理的重视性。”同样的,“巧控热量,合理膳食”的游戏也希望参与者能够通过亲手搭配三餐的实践,学习营养学、节约粮食、均衡膳食等知识,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图为学生正在进行珍稀动物拼图游戏 温悦彤摄
“此次科技节活动内容丰富,科研作品种类繁多,不仅体现我校师生的科研创新性,更是营造出浓厚的科技氛围。”谈及此次活动展开的意义,生命科学学院的团委书记郑益凤总结到,大学是一个创新文化发展的重要场所,科技节的举办对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以及科技氛围营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次活动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学院之间科技火花的碰撞,让我坚定了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希望争取未来在科技领域勇攀高峰,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活动结束后,2019级生物科学(基地班)的薛帆正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