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最大的“德”就在于我们培养不是别的其他什么人,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首要问题的最好回答,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立德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理应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作排头兵、先行者。
一、唱响“主旋律”,在思想引领中彰显鲜亮底色。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个政治站位是首要的。一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着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兼顾课堂课下、网上网下,主动推动易班网加入学校融媒体矩阵,在网络思想阵地抢得先机、掌握主动,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二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作用,在全校新生中持续开展先进人物引领教育活动,协同组织好新一轮“学院周”文艺活动。以迎接建党100周年这个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好全省“网上重走长征路”网络竞答,“初心”辅导员理论宣讲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擦亮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
二、用好“指挥棒”,在守正创新中落实立德树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用更加精细的要求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高度重视“疫后综合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支持园艺学院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坚持“精准资助”,推进二级学院资助标准化工作,着力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坚持“精准帮扶”,着力构建校院系联动、全员全方位推动就业的格局。借助辅导猫等技术手段,精准掌握学生去向,关心关爱学生身体健康,加强校院联动、部门协同,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学生工作基础。二是用更加鲜明的导向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风向标、指挥棒作用,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完善德育评价,把劳动、美育等评价要求体现到学生综合评价中;修订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强化立德树人过程性考核;修订学生工作考评,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三、练好“基本功”,在完善制度中提高育人成效。一是练好看家本领。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掌握学生所思所想所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宿舍、教室、实验室,严格网格化值班,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举办辅导员论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着力辅导员核心能力加以提升。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形成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同时,加强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加强与学院的沟通协作,依托辅导员协会,努力创建辅导员之家。
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我们将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内外视野、更坚实的行动自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