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旋律,爱国之心不禁怦然跳动,报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强国之志不禁永矢弗谖。
我想,每位中华儿女亦是如此。
掀开历史的帘幕,我不禁感慨万千。伴随着悠悠的驼铃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繁荣的中国是多少邻国人民的向往;而在过去的百年间,中国却饱受欺辱、遍体鳞伤。第一次鸦片战争挑起,硝烟弥漫,却换来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那一张张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然,中国是不会就此倒下的,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站了出来: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举国揭杆……是啊,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时间的长流激荡不止,唯一不变的是:总有殷殷志士为国鞠躬尽瘁,拳拳青年替民族负重前行。看,刘胡兰拒绝敌人软硬兼施,英勇就义;董存瑞舍身托起炸药包,壮烈牺牲;邱少云在火中无声离世,掩护战友……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崛起而奋斗!这就是爱国心最好的诠释。
“爱国从不是空泛的,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落脚点在于务实的报国行。”“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学成后,毅然回国,参与国家建设;终南山院士临危逆行,八秩不辞;鲁迅弃医从文,挽救国人思想;钱学森的五年归国路;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仍坚守岗位……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立下的一份份“生死状”、剪青丝、推婚期,义无反顾地前往抗战一线,这些不正是报国行的体现吗?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爱国是一首永远不老的诗。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后浪,不仅要怀有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更要有强国之志。吾辈青年应立下远大的强国之志,担起时代之重任,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道德修养,争取以后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正如孙中山所说,“惟愿诸君将中国之振兴,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敢叫日月换新天。吾辈后浪奔腾不息,书写时代日新月异,看我大国之泱泱,必将创造乾坤于东方。
我拉上了帘幕,心中充满志向,眼神更加坚定。
(作者:乐鱼(中国)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0级软件工程专业 潘恺婷;指导老师:苏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