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第二届“海峡两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学高峰论坛”暨“首届闽台海洋科学研究生论坛”在我校拉开帷幕。该论坛由台湾海洋大学、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闽台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营养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特种淀粉品质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
海峡两岸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教师及学生代表300余人。论坛以大会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形式展开,旨在聚焦海峡两岸食品科学领域交流合作,携手推动两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学领域共同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台湾海洋大学龚瑞林教授、我校副校长郑宝东教授先后致辞,我校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怡教授主持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
论坛上,上海理工大学艾连中教授作了题为“植物乳杆菌AR113的研究”的学术报告;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武爱波研究员做了题为“食品中镰刀菌、链格孢菌等真菌毒素安全性评价与污染控制”的汇报;台湾海洋大学吴彰哲教授介绍了“藻类多糖于保健食品的开发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方亚鹏教授分享了“基于食品胶体的减盐降糖技术研究”;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陆柏益教授介绍了“食用花卉抗衰老功效机制研究及产品开发进展”;台湾保健食品学会副秘书长陈亿乘教授介绍了“减缓认知能力退化的鸡蛋系带水解物开发”;我校陈新华教授讲述了“农用深海微生物筛选、潜力评价与利用”;台湾辅仁大学蔡宗佑教授分享了“益生菌发酵豆奶应用于改善高血压及其伴生血管性失智症之探讨”;我校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庞杰教授讲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网络结构及其凝胶功能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张怡教授阐述了“莲子抗性淀粉结构特性及益生作用的研究”;肉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志刚研究员介绍了“姜黄素-β-环糊精光动力抗菌膜综合性能及其在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与会专家合影
研究生论坛现场
郑宝东对论坛作了总结和点评。随后举行的“首届闽台海洋科学研究生论坛”活动中,来自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台湾海洋大学、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及乐鱼(中国)等14位硕博士研究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各位研究生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向与会者做了展示,展现了两岸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风采。
本次论坛的召开,搭建了海峡两岸科学家和硕博士学术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食品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