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引领服务乡村治理不仅是基层组织与学科建设的使命,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着落点,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时效,引领服务乡村治理。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乡村治理的政治逻辑
(一)理论层面:强调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鲜明特征
高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提高党组织的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其以服务作为基本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目标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即高校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才,为乡村经济、社会、政治、环境与文化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相吻合,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解决民众问题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承诺,巩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基础。在面对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引领服务乡村治理,在解决乡村问题上建言献策,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与价值。
(二)现实层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振兴服务的迫切需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治理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一是党建工作优势,即高校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业教师,对党的建设、部署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能更好地服务和协同做好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工作;二是高校学科专业优势突出,是人才与科技信息的聚集地,在乡村治理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与科技优势;三是高校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资源,能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支持。然而,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虽有服务意识,但与乡村治理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乡村本质上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领域,如何处理好高校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社会组织、村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高校应树立并增强服务意识,运用自身的优势引领服务乡村治理,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乡村治理的策略
(一)构建理念,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
1. 引导高校广大党员树立引领服务乡村治理的意识。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与乡村基层党组织协同合作,如建设党员示范点,推动乡村治理。要理顺高校服务乡村治理的功能,通过定期的思想教育和具体行动,如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向广大党员传达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引导高校广大党员树立服务乡村治理意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激发高校党员引领服务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模范性。
2. 增强广大高校党员的互动服务理念。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引领服务乡村治理时,要充分考虑乡村的个性需求与发展特征,通过高校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组织之间的默契合作,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相关服务的高质量与高满意度供给。要立足于乡村的基本特征,把服务乡村治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乡村进行良性的互动沟通,让村民愿意且敢于表达诉求,通过良性的互动沟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搭建平台,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效率
1. 构建乡村治理数据库与数据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展既有针对性又有特色的引领服务。如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构建精准扶贫动态数据库,有效监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过程,对潜在返贫的用户进行预测与帮扶,实现精准扶贫的信息化、智能化与动态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了解乡村在数据共享上存在的问题,与当地基层党组织互融互通,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向村民介绍相关政策、方针以及对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提高服务效率。
2. 加强乡村治理大数据平台的管理与作用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协助乡村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时要充分考虑数据更新和数据安全风险,有意识地与乡村基层党组织进行合作培训,如结合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不定期培训等方式,为乡村培养专业化的数据分析人才,提升基层信息员的数据管理能力。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引领服务乡村治理的作用,既要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又要加强平台安全管理,从而让平台充分有效全面地发挥作用。
(三)整合资源,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1. 充分利用高校文化资源优势服务乡村治理。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通过定期举办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讲座、对定点乡村捐赠相关图书,让高校文化资源能够持续为乡村村民所感知,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将高校资源与当地文化资源优势相结合,在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和核心精神的打造方面提供服务,帮助乡村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2. 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与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治理。高校基层党组织可围绕引领服务乡村治理,将人才、优势学科专业加以整合,以乡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智力优势、科研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乡村治理。要在相互融通中依据不同乡村特点,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尊重地方特色,精准对接乡村治理需求,通过结合不同的学科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乡村利益最大化,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乡村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系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村民参与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理、影响因素及机制构建”(2020J01584)的研究成果
作者施生旭系乐鱼(中国)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