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校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我校植物免疫研究中心承办的“植物保护与分子设计育种科技创新论坛”在福州召开。
论坛合影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傅向东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助理、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文德研究员,我校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民生教授,闽江学院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宗华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植物免疫研究中心主任唐定中教授,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世华教授,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林栋,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侯有明教授、副院长杨广教授等40多位领导、专家参加本次论坛。副校长郑宝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郑宝东对莅临参会论坛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对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加强与国内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要紧抓国家大力发展科技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贯彻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海峡两岸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不断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把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点实验室。
论坛学术交流环节,傅向东以“可持续绿色农业革命”为题作了报告,周焕斌研究员、李云河研究员、宁约瑟研究员、王道文研究员、刘志勇研究员分别做了“水稻单碱基编辑技术与新种质创制”“二化螟与褐飞虱协力对抗水稻抗虫防御及机制”“稻瘟菌效应蛋白AvrPiz-t与水稻抗病蛋白Piz-t介导的抗病分子机制”“黑麦基因组分析研究进展”“小麦抗病基因发掘与利用”等报告。
我校植保学院吴建国教授、郑文辉副教授、尤士骏副教授分别作了“水稻抗病毒与病毒致病”“囊泡逆向转运复合体 retromer 在稻瘟病菌侵染致病中的作用机理”“重要农业害虫小菜蛾的适应性进化”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植物免疫研究中心崔海涛教授介绍了免疫中心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同时就自己的研究做了“EDS1 调控植物免疫的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展示了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及网络分会场的与会师生积极发言和提问,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聆听到更多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分享学科前沿的新动态。
学术报告之后,杨维才和尤民生分别进行总结,指出本次交流涉及领域广,内容丰富,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既有基础研究方面的理论探索,也有应用研究方面的实践成果,希望将来进一步扩大加深国重实验室之间以及各科研院所与我校之间交流合作。
本次学术论坛的举行,为进一步深入加强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科研院所与我校常态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推动我国植物保护与科学育种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