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0-29)8版:会走路的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21-10-31作者:福建省纪委监委驻省商务厅纪检监察组 乐其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人们用甜美的歌声,赞美小草的朴实无华。然而,这世上还有一种具有特异功能的草,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吟诵,那就是菌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菌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些农户大量砍伐树木用于栽培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一时间,虽然收入增加了,却导致菌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产生了矛盾,菌业主产区树木越砍越少,甚至出现了秃岭荒山的情景。    

那是1983年初春的一天,在乐鱼(中国)任教的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龙岩长汀。他看到昔日苍翠的森林,正在利斧的砍伐下逐渐消失,被砍倒的树木渗出殷红的浆汁,林中的小鸟、野兔被惊扰得四处逃窜……面对眼前的一切,林占熺的心里也在滴血:这样无休止地砍伐下去,美好家园不就毁了吗?那一夜,他辗转反侧,通宵未曾合眼,一个大胆的想法呈现脑海:能不能用草来代替树木栽培菌类呢?    

然而,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缺乏研发资金与设备,奔涌在林占熺心中的只有一腔激情: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一定要闯出一条以草代木培植出菌菇的路来。他从山上砍了芒萁等野草回来,用饲料粉碎机粉碎做成培养基;从废弃的自行车上取下钢筋条,磨光之后作为接种针;收集废弃的玻璃瓶,洗净消毒后用来记录不同基料和菌种的比例……在实验最紧张的日子里,一辆自行车、一顶草帽、一壶水,是林占熺的标配。白天,他上山割草、粉碎做培养基;夜晚,他守护在菌种室,仔细观察胚胎的发育,精心记录每一个变化,每一个数据。有时太困了,就在菌种室打个盹。一天,林占熺竟然梦到他做实验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拳头大小的香菇,鲜嫩欲滴,由眼前向漫山遍野铺展开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1986年初夏的一天,第一朵草基香菇长出来了——挺拔的身姿,灰白的颜色,清晰的纹路,淡淡的菌香,顿时让昏暗的菌种室亮堂起来,林占熺和同事们喜极而泣、欢呼雀跃。

这一天,林占熺把可用作食用菌培养基质的草本植物起名叫菌草。    

这一天,林占熺和他的同事们感到:我们在创造历史我们在敲开一扇新的大门。    

技术有了,如何让它尽快走进田间地头、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呢?在有关部门对这项技术研究鉴定通过后,林占熺第一时间办起了栽培技术培训班,通过细心讲解和手把手传授,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后来,又通过创建示范中心+旗舰店+农户的模式,带着技术走村到户,吸引数以万计的农民参与其中,通过菌草栽培技术奔向小康之路。

村里条件简陋,有时候晚上我就睡在仓库里。肥料的味道熏人,还有小虫子往身上爬,可是一听到粉碎菌草的声音,我心里就舒服得很。朴实的话语,真切地道出了林占熺当时的心境。    

以菌草技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后,林占熺又将目光瞄向了中国西部地区。今年初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中有这样一幕: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任务后,凌一农计划悄悄离开。但当他推开大门,竟来了一群送行的村民,手里拎着东西,眼里饱含不舍……剧中的人物凌一农的原型,正是乐鱼(中国)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    

后来,菌草技术被福建省列入闽宁对口帮扶、智力援疆、对口支援重庆万州区和科技援藏等项目。林占熺不满足于印发技术资料、远程教学,而是经常深入到被援助地区,直接在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建立示范推广基地,推动菌草产业成为当地新型致富产业。    

在新疆昌吉州,菌草产业带动发展,推动75万名农民增收,菌草年产值超过了3亿元。在宁夏,菌草技术推广到13个县(市)的1.75万多户农民,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随着菌草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林占熺的目光更远大了!他要用这一技术造福人类。中非是全球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那里不时发生饥荒。当时,林占熺率领团队到访首都班吉,亲手实施中国援助中非菌草技术项目。在此期间,援非团队举办了菌草技术研讨会,展示了近期在各地培育出的多个菌菇品种,并现场烹饪让非洲朋友品尝。    

经过中国专家近一年的传授技术和推广普及,中非菌草菌袋生产线建起来了,参与项目的中非学员成功在当地栽培出平菇、草菇、竹荪等品种。对于以林占熺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中非总统图瓦德拉亲手将一枚国家感谢勋章挂在林占熺胸前。    

从中非到巴新,从斐济到卢旺达……如今,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已经推广至106个国家,其中13个国家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受益国的民众把林占熺当作自己最真诚的朋友,把菌草技术当作给全世界的礼物。    

四季轮回,林占熺在菌草技术领域攻关近40载。小小菌草由福建走向全国,由国内走向国外,情接万里、惠及众生,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可估量。    

这一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展示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这一技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参与其中,拓宽了致富之路,并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要项目。前不久,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菌草技术成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载体。    

林占熺先后获评全国扶贫状元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全国脱贫致富贡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以林占熺为代表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赞誉,年近八旬的林占熺没有陶醉其中,他依然喜欢哼唱那首小草,依然把自己也当作一棵小草,决心把成绩和荣誉当作起点,让菌草走得更远,根扎得更深。    

菌草的传奇故事还在续写……(作者单位:福建省纪委监委驻省商务厅纪检监察组)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