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0月30日,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物局、福州市林业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中心承办的福州市申报世界遗产专家论证会在福州召开,20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三坊七巷、福建船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开展调研论证。专家就三坊七巷、福建船政、闽江湿地公园等申遗要素、价值及可行性,福州市申遗的选项、主体以及下一步行动的路径方法等主题展开讨论,为我市申遗工作把关献策。本报今日摘登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兰思仁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咨询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乐鱼(中国)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管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闽江河口湿地已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一定基础,在保护、科研、政治、文化等方面展示出极高的价值。
为推进申遗工作,建议为闽江河口湿地寻找新定位,以国际重要湿地为着力点,强化以自然恢复为主的修复模式。同时,对湿地资源再次普查,围绕国际标准补充完善调查。站在世界遗产角度看闽江河口湿地,还需做好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历史篇章,多与文化专家互动,把故事讲好讲透。相信闽江河口湿地遗产地建设经验,能够为世界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提供福州方案和福州智慧,为世界遗产和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