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我校在明德楼武夷厅召开校园绿化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校绿化委员会主任、校长兰思仁出席并讲话,校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林庆藩主持会议。省绿化委员会代表、校绿化委员会成员、各学院院长、校绿化委员会专家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听取了校绿化办关于校园绿化工作的汇报、园林学院关于植物园规划修编情况的汇报,旗山校园管理办公室及西芹林场、莘口林场也分别作了发言。与会人员就学校绿化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林金木高度肯定了我校校园绿化工作,他表示,长期以来,乐鱼(中国)在高等林业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为福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希望学校持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为生态强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兰思仁指出,校党委高度重视环境育人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成为育人的课堂。 “十三五”以来,学校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校园绿化品位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品牌日益响亮,服务生态省建设成效更加彰显。
他表示,“十四五”时期,学校紧扣“促进绿化提质增效”和“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全方位推动校园绿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更好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生态校园再提速。从不同校区的工作基础、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师生至上,通过实施补绿增绿行动、水质净化行动、花化美化行动等,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校园绿化建设。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环境育人再提效。把环境育人作为推进党建思政守正创新“八大工程”的重要内容,着力在挖掘资源、创新载体、营造氛围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实施实施生态课程建设行动、自然教育攻坚行动、第二课堂提升行动举全校之力探索新时代具有生态文明素养人才培养的农林大方案。要紧扣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服务科研再提能。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院等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我省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实施生态文明理论溯源行动、种质资源库建设行动、植物园完善运行行动,力争在“两个结合”上取得一批高质量成果,更高水平地服务和支撑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擦亮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金字招牌,推动文化品位再提档。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和当前植物园发展方向,结合福建省地域特点和校园“十四五规划”,按照高标准、高品位的定位,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置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重新构建,实施教学植物园规划修编行动、生态教育品牌塑造行动、生态服务创优行动,把生态的理念和要求不断充实和渗透到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中,把服务国家和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他要求,各学院、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抓好落实。要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落实校院两级绿化工作责任制,与各学院签订绿化卫生包干责任书,由相关单位在学校的统一协调下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要坚持齐抓共管。校园绿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校动员,全民动手,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工作合力,营造浓厚氛围。要加强改革创新。积极争取省市把植物园建设纳入整体工作布局,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校园绿化工程,创新教学林场经营机制,打造成为集教学科研、森林旅游、避暑纳凉和度假疗养为一体的近郊型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