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校长兰思仁、副校长黄炎和深入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资源与环境学院专题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调研现场
调研期间,校领导一行认真听取了各相关学院负责同志关于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就如何破解今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对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
兰思仁对各相关学院前一阶段的工作及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全校上下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紧抓当前毕业生求职就业关键期,切实实施好5月9日至15日的就业促进周和5月至8月的“百日冲刺”系列活动,通过举办系列招聘、访企拓岗、引企进校、精准帮扶、就业指导等专项行动,坚持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断档、不断线,全力帮助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全员促就创业。学院领导班子、辅导员、班主任、课任老师、研究生导师要形成共促就业的统一意识,持续完善“三全”促就创机制体制,齐心协力,形成共识,聚成合力,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二是要加强思想引导和家校联系。积极主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引导和家校联系,帮助毕业生树立更加合理客观的择业观、就业观,化解消除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现象。三是要全力推进访企拓岗,精准对接。通过访企拓岗行动,广泛开展“校地企”合作和人才对接,挖掘争取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并精准推送给毕业生。四是要有序开展线下招聘,营造氛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校园招聘会活动,制定精准防控措施,为企业进校招聘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每日持续举办线上或线下校园招聘活动。五是要关心关注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对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省外生源毕业生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保持帮扶援助的力度和精准度不减弱。六是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灵活就业。持续开发科研助理等政策性岗位,同时加强毕业生引导,促成多渠道、多元化、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他要求,要面向国家和区域人才需求和“四新”专业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使用生物技术和数字赋能技术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强化经费、人员和场所保障,尝试在各学院设立就业创业工作站,纳入学生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
学工部、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