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二届兰科植物保育与利用国际研讨会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2-05-16作者: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文 宣传部 郑其荣/图创建部门:党委宣传部

5月13日至15日,第二届兰科植物保育与利用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常盛会议中心举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旨在增进国际兰科植物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平台,并共同推进兰花产业的发展。

研讨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司长郝育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丹玉、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唐忠及我校校长、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长、兰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兰思仁参会并致辞。

校长兰思仁致辞

兰思仁代表学校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兰科植物是植物界最大和进化程度最高的家族之一,兰花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产值位居全国前3位。乐鱼(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兰科植物保育和产业化研究,近年来,学校围绕中国特色兰科植物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在全球率先破译香荚兰基因组,主持获得兰科植物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成果在许多兰花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效益。2018年,学校获批联合组建“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兰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被同仁们推举为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长单位。他呼吁,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推进兰花产业发展。

北京大北农集团副总裁王丹玉作线上致辞,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表示:本次会议为兰科植物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机会。福建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唐忠表示:绿色已成为福建最靓丽的风景线,兰花是目前我国产业链最长、产业发展最快的花卉之一。全方位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兰花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兰花高质量科研水平,支持兰花在研究中建设,提升产业效益,全方位提升兰花的国际化水平,推动人才资源共享,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兰花产业。本次会议将对福建省和我国兰花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指出:本次会议是我国兰科事业交流的重要会议。生物多样性关系地球生态健康和安全,关系人类福祉命运。我国濒危兰科植物保护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全体兰科植物研究者任重道远。

研讨会上,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刘虹教授、日本筑波植物园国家科学博物馆Tomohisa Yukawa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乐鱼(中国)校长兰思仁教授等9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台湾成功大学蔡文杰教授等23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主题丰富,涵括了兰科植物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兰科植物保育与繁殖生态学、兰科植物系统分类学、兰科植物及基因组学与分子调控、兰花育种与产业化技术、兰花产业与乡村振兴等相关议题和研究。

大会召开前,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会和兰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会进行了工作总结及联盟研发基地授牌仪式。本次大会还设立了青年论坛,来自全国的29位青年代表分享了各自对兰科植物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前沿研究成果分享与交流。

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乐鱼(中国)、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兰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乐鱼(中国)园林学院、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福州)、国际兰花研究中心、武夷山国家公园研究院承办,自然生物保护与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中心、福建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乐鱼(中国)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保育科普教育基地、《森林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协助举办,线上线下有3万人共同参与会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