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大学习”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管好自身,还要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持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带好头、尽好责。”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里,习近平一贯坚持严于律己、从严治吏、执政为民的清廉本色和领导风范,使当地的干部感受到一股清风,为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学习样板。
让廉政理念深入人心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从严治党、为政清廉提高到党的生命线高度,把廉政建设上升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进行看待。针对为官与发财关系,他多次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故事来诠释“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的观念。在福州工作期间,他还曾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亲清政商关系。他曾要求参加某港商投资项目开业仪式的常委将K金纪念品上交,在1992年东街口百货商店上市时明确提出“常委都不能去买这个股票”。
品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相关内容,有助于我们联系古今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党风廉政观”,从党风政风变化中体悟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要求,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斗争意志坚决、反腐惩处力度大、震慑威慑效果显著;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第一拳”破局见效快、常抓不懈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大;大力开展人情歪风、婚丧陋习整治等移风易俗活动,加强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治理,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改变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廉政理念深入社会各领域、深入人心,呈现清朗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明显好转的良好效果。
让廉洁从政融入日常
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气魄从严治吏、有腐必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查处“马路边的腐败”问题,处理了一大批违规占地建房的干部。以“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自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他曾垫付梁家河老支书来厦门拜访时的来回路费;同学朋友来看望他多是住家里,即使住宾馆也不让公家买单;下乡调研吃了一条石斑鱼也要掏工资付钱。他常讲“打铁必须自身硬”,曾三次拒绝换新车,拒收会议纪念品,下乡调研特别叮嘱秘书要照例付伙食费并拿到收据,让秘书协调去修理电视机特意叮嘱要照价付费并开发票。
品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相关内容,有助于我们聚焦成效深刻感受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的战略安排,从坚持“打虎”“拍蝇”“猎狐”的实践成果中体悟党中央正风反腐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并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构筑惩防腐败的“高压线”与“防火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不断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促其以身作则,发挥了良好的警示效应。在以典型的人和事的警示教育作用下,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不断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严守道德底线、权利红线、纪律高压线,做到心有戒尺、行有准绳,廉洁从政、廉洁用权。
让廉政制度日臻完善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牵头制定《关于地委、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关于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若干补充规定》,以此来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使用。在严肃查处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中,还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以健全廉政责任制。在福州,习近平曾提出领导干部“七不准”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十反对十提倡”、党政机关干部“五条廉政纪律”、党政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四严四宽”建议等,循序渐进推进廉政制度建设。习近平还推行贵重礼品登记报告制度、“一栋楼办公”统一平台监管机制、棚户区拆迁改造中的群众监督机制以及容错机制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到省里工作后,习近平提出搞好重点建设的防腐倡廉工作“约法六章”,提出“六种教育”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支持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实施行政审批、财政、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等加强廉政制度建设。
品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相关内容,有助于我们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一脉相承“约法三章”的制度建设要义,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中体悟作为“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依法反腐、依规治党,陆续出台并施行《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多部反腐败法律法规,新制定修订《党章》、准则、条例等近80部党内法规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反腐败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开展廉政制度建设的实践成果,经过长期总结提升已经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在反腐倡廉、国家治理和纪检监察工作中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清正家风传承弘扬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常以“我是农民的儿子”鼓励子女要不怕艰苦,深入基层,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父亲的影响下,习近平到宁德3个月就走遍9个县。习近平的母亲曾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他工作的领域经商。受此影响,习近平常告诫亲朋好友不要在他工作的地方经商,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办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为本家风正。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老黄牛式的父亲为表率,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以此来报效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品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相关内容,有助于我们联结家庭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追求“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的赤子情怀,从重视和引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中体悟齐家而后治国的良苦用心,以良好家风端正党风政风、改善民风社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言传身教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样板。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纯正家风、弘扬良好家风,勤廉兴家、涵养清风正气,切实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王彬彬系乐鱼(中国)纪委(监察专员办)监督科科长,李玉峰系乐鱼(中国)纪委(监察专员办)综合室副主任;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19085)、乐鱼(中国)党建调研课题(项目编号:XDJ202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