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为发挥生命科学学院菌业研究平台优势,服务区域经济乡村振兴,助推古田菌业高质量腾飞,为党的二十大召开献礼,我校(古田)菌业研究院在古田县举办技术交流对接会,组织有关专家一对一负责相关技术成果落地于相关企业,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古田县县委书记张成慧、副县长王留一,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国防、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孙淑静及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古田县食用菌协会、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县发展和改革局等相关领导专家以及古田县菌业企业代表参加技术成果推介会。王留一、张国防分别致辞。
此次技术交流对接会上,我校(古田)菌业研究院向古田县相关食用菌行业重点推介了银耳“绣银1号”菌种生产与产品加工使用,海鲜菇“闽真3号”、“闽真6号”新品种,银耳超声微波真空耦合干燥等。推介活动完成了12项技术的成功对接,落地的技术成果覆盖高效育种、智慧生产、现代化加工和绿色防控等食用菌前沿领域,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让优良的品种、高效的技术在古田落地生根。同时,围绕食用菌良种育种创新攻关、标准化及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绿色生产加工机械化研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领域和技术环节,举行了15个示范基地建设合作签约与授牌仪式。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孙淑静表示,通过这个活动,使学校的专家和相关企业形成密切联系,让企业家之间形成一种默契,更加团结,有利于古田县乃至整个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氛围的发展。该活动更是生命科学学院推进新时代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具体化、实践化、实效化的重要体现。
另悉,我校(古田)菌业研究院今年在食用菌生产、加工、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海鲜菇单袋产量的“四次飞跃”、银耳栽培技术的“二次革新”,鹿茸菇工厂化栽培“零的突破”;研究院助力古田县委、县政府着力实施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致力发展食用菌经济,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聚焦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求,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创新产品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