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参与完成的成果拟申报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公示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2-12-22作者:创建部门:new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根据中国农学会关于组织开展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教职工陈鸿飞(排名第、黄锦文(排名第十三)参与完成的成果再生稻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拟申报2022-2023 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乐鱼(中国)单位排名第。现将成果的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221222日至20221228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技处(83789230

 

附件:再生稻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

 

                                         乐鱼(中国)科技处

                                                 2022922  

附件:

    项目名称:再生稻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

    申报类型:2022-2023 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主要完成人:邵彩虹、习敏、陈鸿飞、熊丽、何虎、丁在松、徐秀娟、孙明珠、王萍、李忠、刘光荣、林席跃、黄锦文、伍先群、胡润

   主要完成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乐鱼(中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项目简介:

针对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再生稻碾压损失高、再生季群体整齐度差、产量不稳、碎米率高等亟待解决的难题,攻关突破再生稻丰产增效、低节位腋芽促发增产、减损提质等关键技术,创新集成技术模式6项。一是创新提高品种再生力方法,构建了再生稻品种筛选指标。揭示品种再生力差异的分子机制,创新了提高水稻品种再生力方法,构建了再生稻品种筛选指标。二是明确再生稻产量形成光温资源利用特点,提出头季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明确了头季稻适期早播、有序栽插提高光温资源利用的丰产效应;基于分蘖期适度控氮促发的内在分子机制,创新了氮肥后移促头季穗大粒多技术;研发出肥料深施装备及保根肥施用叶色诊断系统,提高活芽率及再生季有效穗。三是揭示了低节位留桩丰产效应,创新了腋芽肥、水、化综合促发及减损提质技术。揭示了腋芽萌发受内源激素调控的生理机制,确立机收低留桩高度参数;首次分离获得了具有腋芽促发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并揭示其促发机制;明确了活芽、降低机收损失的水分调控效应,研发出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及减损装备;创新了肥水耦合活芽、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强芽的综合促发技术;揭示了再生季稻米形成的生理机理,提出再生季稻米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四是创建了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模式三套,集成周年绿色防控及节肥增效等特色模式三项。

成果形成地方标准5项,授权专利9件、软著2件,发表论文26篇,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近两年在江西、安徽、福建累计推广应用497.1万亩,增产稻谷28.3万吨,增收66901.3万元。成果解决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难题,为双季稻区周年稳粮增效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