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果获第六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3-01-10作者:海洋学院 文/图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近日,中国水产学会在范蠡学术大会上发布了“第六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由我校牵头完成的成果“基于大黄鱼免疫分子机制的疾病防治产品创制与示范应用”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由乐鱼(中国)、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山东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第一完成人为海洋学院陈新华教授。

大黄鱼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鱼类品种中产量最高的鱼类,2021年全国大黄鱼养殖产量达25.4万吨,福建省大黄鱼产量占全国总量80%以上,大黄鱼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养殖病害疾病频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以化学药物为主的防治措施所引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黄鱼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该成果系统揭示了大黄鱼免疫系统的分子特征、免疫应答规律及分子机制,发现了抗菌肽hepcidin基因扩张和功能分化,阐明了3I型干扰素的功能、转录调控与作用机制,证明了抗氧化酶Prx4通过抑制NF-κB活性负调控炎性反应,明确了黄芪多糖对大黄鱼的免疫增强效应及其机制;基于上述理论创新,创制了系列新型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剂制品,开发了大黄鱼抗病功能性饲料,其示范应用显著降低了养殖大黄鱼发病率,推动了大黄鱼产业绿色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获奖证书

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的面向全国渔业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67号),主要奖励在渔业科技进步、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产业发展中贡献突出的成果。范蠡科技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每届奖项数量采用定标定额评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超过3项,一等奖获奖成果具有中国水产学会推荐国家科技奖的资格。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