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校长、南方水土保持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兰思仁等一行前往长汀县考察调研福建长汀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长汀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蔚华陪同。兰思仁校长充分肯定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指出生态保护修复始终是长汀的第一责任和任务,下一阶段不仅要着重开展南方水土流失发生机理和治理技术、南方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南方水土保持与绿色发展机制体制创新等课题研究,还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水土流失治理“全胜”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研究,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定位站的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南方水土流失治理和绿色发展创新,做到生态美、百姓富,建设富美长汀,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兰思仁一行考察了濯田镇水口村美丽乡村建设,详细了解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他在调研重建中的水口大桥时指出,要做好沿汀江河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水口村红军渡口就是当年越过汀江的位置。为此,兰思仁强调,要保护好、利用好红军渡口、渡口古街的红色文化,同时要加强水口生态安全水系项目建设等,要突出重点,做好各项衔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兰思仁一行来到何叔衡纪念馆,参加了“伟大建党精神”教学点的揭牌仪式。仪式上,兰思仁、陈蔚华共同为伟大建党精神教学点揭牌。揭牌仪式后,全体人员一同参观伟大建党精神教学点,重温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光辉事迹,聆听微党课《永远的叔衡不灭的马灯》,缅怀追思革命先烈。
据悉,福建长汀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5年由国家林草局批复建站,乐鱼(中国)承担实施,长汀水保所参与共建。定位站主要围绕南方红壤侵蚀发生过程和驱动机理、退化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生态功能的维持与调控等方面开展定位观测,揭示红壤区土壤侵蚀发生过程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机制,筛选适宜南方红壤区应用的乔、灌、草优化配置模式,对解决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2年7月13—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组对福建长汀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对生态站近五年在人才培养、科研产出、成果应用、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综合评估结果居相关定位站评估成绩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