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参与完成的成果拟申报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的公示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3-02-06作者:创建部门:new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闽科奖办〔2022〕9 号)要求我校教职工李树斌参与完成的成果“相思树种对退化山地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及固碳功能研究”拟申报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现将成果的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2326日至2023210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技处(83789230

 

 

                                         科技处

                                      2023年2月6日


1.项目名称:相思树种对退化山地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及固碳功能研究

2.提名奖种: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3.提名单位:福建省林业局

4.项目简介:

人工林土壤退化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人工林面积达6933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南方主要以营造杉木、马尾松、桉树类等速生树种为主,由于过度追求速生丰产,针叶化、纯林化、多代连栽以及短轮伐期、不合理经营现象日益严重,造成人工林土壤退化问题愈加突出,如何缓解人工林地力衰退、保障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已成为当前科学界和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思树种对退化山地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及固碳功能研究项目是在福建省林业局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实施完成的,本项目采用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相关理论,首次从土壤性质、酶活、微生物组成、碳固持、碳排放等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揭示了不同相思树种对退化山地土壤生态修复的内在机制;从生境和凋落物基质质量角度诠释了不同相思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分解速率、养分释放与归还的差异,揭示了不同相思类树种的自肥机理;采用内稳性模型对不同相思树种的生态适应进行评价,明晰了不同相思树种适应退化生境的不同生存策略;首次采用季节性残差呼吸法探讨了影响土壤呼吸及碳排放的驱动因子,确定了不同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高碳吸存功能,对福建东南沿海退化山地开展高碳汇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指导;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东南沿海退化山地营造的相思类树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南化退化山区林地生态修复和重建的合理模式。

成果的研发与应用不仅丰富了人工林土壤退化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具有重要学术和理论价值,对于选育适合我国南方退化山区生长的更新与重建树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有利于南方低效林在保水增肥、碳增汇功能方面的全面提升与改造。整体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主要完成单位:闽江学院、乐鱼(中国)、福建省漳浦中西国有林场

 

6.   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

(1).潘辉(闽江学院):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及实施过程,监督及统筹项目的进度安排,负责项目的结题与汇报;

(2).周丽丽(闽江学院):负责相思树种对土壤生态修复机制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成果总结;

(3).李树斌(乐鱼(中国)):负责相思树种固碳功能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成果总结;

(4).何明辉(漳浦中西国有林场):负责相思树种的引种以及数据的采集工作;

(5).吴庆全(平和天马国有林场):负责相思树种的引种及样地维护工作;

(6).袁宗胜(闽江学院):负责成果推广,以及相关成果的总结;

(7).何士宾(漳浦中西国有林场):协助试验过程与数据的采集。

(8).黄石德(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数据分析及成果的总结;

(9).吴培衍(龙海林下国有林场):负责成果推广;

(10).张荣标(平和天马国有林场):负责成果推广。

7.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序号

知识产权类别

名称

发明人

授权号

1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深度可调的滨海沙地植物培养装置

周丽丽;李树斌;董博微;陈宝英;穆景利;潘辉

ZL201920574371.9

2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内嵌通道排气加速液体过滤的漏斗

周丽丽;李树斌;伍思攀;袁宗胜;林小琴

ZL201920569880.2

3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粉碎腔容积可调式植物样品粉碎机

周丽丽; 李树斌; 伍思攀; 林小琴; 潘辉

ZL201821760659.7

4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我国南方林地便携式凋落物收集装置

周丽丽;李树斌;吴鹏飞;马祥庆;潘辉

ZL201721553099.3

5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滨海沙地防护林凋落物收集装置

周丽丽;李树斌;陈建明;潘辉;江淼华

ZL201721494821.0

 

8.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 Yuan Z-s, Liu F, He S-b, Zhou L-l, Pan 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sphere and root endophytic bacterial community in different Acacia species. PLoS ONE, 2022, 17(1): e026290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2909

[2]周丽丽,李树斌,潘辉*,王万萍,吴亚岚. 5种相思树和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特征.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 29(5): 483-493.

[3]周丽丽, 钱瑞玲, 李树斌, 董博微, 陈宝英, 潘辉*. 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7): 2320-2328.

[4]周丽丽,李树斌,吴亚岚,郑茹萍,袁宗胜,潘辉*. 不同相思林叶片-凋落叶-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31(2): 64-72.

[5]潘辉,刘芳,曾志浩,周丽丽,袁宗胜. 5个相思树种根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 42(5): 165-170

9.推广应用情况:

本成果已在福州、南平、宁德、漳州等相关县区、国有林场获得应用,有效提高了南方退化山区低效林的生产力水平,积极推动了南方山区经济发展及林农的脱贫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成果的应用对于减少林地水土流失、增加森林的保水保肥、固碳增汇功能以及提高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在退化荒山地区树种选择及生态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