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推荐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和候选团队的公示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3-04-21作者:创建部门:new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人社部函 2023 27号)要求,经自由申报、科技处把关,征求人事处和纪委意见,拟推荐林占熺研究员、尤民生教授和吴良泉副教授为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拟推荐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团队(团队负责人为兰思仁教授)为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团队,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3421日至2023426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内容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技处(83789230

 

 

                                                    科技处

                                                2023年421

 

 

 

 

一、候选人

1. 林占熺

林占熺是菌草技术发明人和学术带头人,长期奋斗在科技扶贫和援外推广第一线。1990年起,先后实施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国家重点推广、星火、闽宁帮扶、援疆、援藏等项目,在我国506个县应用产值超310亿元;“八五”期间仅福建省新增产值22.46亿元,农民增收17.8亿元,节约木材51.2万m3;1997-2007年,菌草综合利用技术在宁夏推广带动1.75万农户,户年均增收超0.5万元,被国务院列为典型扶贫案例。2019年起,菌草生态循环产业关键技术被陕西、贵州等列为重点发展技术。1994年起,他把菌草技术传播到106个国家,建立13 个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方案。

2. 尤民生

申请人率领团队系统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地区农田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演替过程,阐明了害虫猖獗危害及灾变机理,提出我国亚热带地区害虫生态控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针对我国南方广大菜区长期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抗性增强、天敌数量减少等严重问题,研创害虫生态控制的关键技术,集成创建了以生境管理、天敌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系统,为害虫持续控制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研创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口岸检疫、快速诊断和预警防范技术体系,推动海峡两岸有害生物预警防范和生态控制取得突破性进展。领导团队创建了“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和“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等20多个科研项目;在Nature Genetics等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他引5715次,出版全国统编教材4部、学术著作9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标准贡献一等奖1项等。

3.吴良泉

为破解平和县蜜柚产业发展难题,吴良泉长期驻扎生产一线(1)面向需求,破解产业难题。吴良泉创新了“减肥压酸,补镁增效”的蜜柚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模式,帮助果农科学减少化肥施用,实现产量稳定和品质提升,节本增收2.9万元/公顷。该技术已经列入福建省主要作物化肥投入定额标准,并制成果园施肥指导卡向广大果农发放。(2)一对一指导,扎扎实实服务。面对农户的质疑,吴良泉通过“带着柚农干,做给柚农看”,与示范户持续合作,通过扎实的试验效果让柚农眼见为实,多年来已向30余名果农提供一对一指导,与果农一起开展试验示范。建立示范片5000多亩,推动“种好柚、卖好价”的产销良性对接。(3)点面结合,推动技术全覆盖。吴良泉带领科技小院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推动技术大面积推广。其次,与平和县组织部共同组织4304名党员干部参加技术培训,由干部带头进村入户测土与服务,带动蜜柚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带动全县柚园减少肥料投入60%以上,有效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再者,吴良泉搭建了中国农技协柑橘专委会、柑橘科技小院联盟和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绿色提质增效技术由“点”到“面”向其它柑橘产区全面应用。

二、候选团队

1.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团队(团队负责人:兰思仁)

团队从20世纪80年代起推动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2012年以来,团队认真落实习近平同志对长汀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长汀成立院士专家服务站、博士后工作站、南方水土保持研究院、国家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共同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总结形成一套切合长汀实际、具有长汀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助推长汀从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域打造成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2018年以来,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团队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功经验带到宁夏固原、甘肃定西等地,科技助力当地走出了一条山绿与民富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实现生态产业化转型;共同实施的“福州定西生态林项目”入选联合国首批全球减贫案例,探索形成的生态扶贫模式被原国家扶贫办等六部委文件采纳并在全国推广。研发的菌草等相关技术成果在世界101个国家以国内31个省487个县推广应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报纸分别以整版或头版头条形式,央视新闻联播、央视七套等电视媒体以专题形式作了大篇幅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