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海洋学院在校博学报告厅举办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中国SCOR)“校园行”学术论坛。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研究员,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学院院长、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团秘书戴德君研究员,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青年委员曹玲教授、于兆杰研究员、张辉研究员、汪嘉宁研究员、刘晓收教授、左芳教授,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黄毅军等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海洋学院院长陈新华教授主持。全院在校教师及来自海洋学院、农学院、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等多个学院的300余名学生参加论坛。
乔方利向与会师生介绍了中国SCOR的历史、组成和使命。王凡作题为“深海界面过程和化能生态系统——前沿科学问题浅析”报告,就深海研究的意义,国际深海科技创新现状与趋势,深海科学问题,深海研究的思路、方向和目标等进行了详细讲述,指出深海研究是国家深海战略需求的召唤,科学家探索未知的本能驱使,重大科技平台条件的带动,以及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沉淀。曹玲作题为“蓝色食物可持续性评估”报告,从“大食物观”切入,围绕蓝色食物的多样性、重要性、可持续性、营养价值、环境影响、脆弱性、消费需求量、社会经济影响等做了系统介绍,提出蓝色食物的核心科学问题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平衡过程与协同机制,并分享了未来蓝色食物相关研究的技术思路。
乔方利研究员讲话
王凡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曹玲教授作学术报告
现场师生就深海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蓝色食物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人口增长与蓝色食物供应量的关系、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等内容展开深度探讨。
此次学术论坛正值学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对于教育引导师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更好服务蓝色经济,建设“海上福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