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揭示白麦瓶草性染色体的起源与演化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3-06-14作者: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 海峡联合研究院 岳晶晶 文/图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近日,乐鱼(中国)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明瑞光教授团队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系Dmitry A. Filatov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题为“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ex chromosomes, revealed by sequencing of the Silene latifolia female genome”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破译高质量的白麦瓶草雌性基因组揭示白麦瓶草12条染色体中心部分的重组率显著降低,X染色体的85%的序列位于极少发生重组的着丝粒周围区域,其重组区域主要发生在最末端。进一步研究发现大约在600万年前白麦瓶草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域发生扩张,这可能是由于X染色体上着丝粒周围重组抑制区域扩大引起的。这些发现揭示了白麦瓶草性染色体的起源,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性染色体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  

乐鱼(中国)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岳晶晶教授、牛津大学生物系Marc Krasovec 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乐鱼(中国)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中心主任明瑞光教授与牛津大学生物系教授Dmitry A. Filatov为共同通讯作者。日本福井县立大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系Yusuke Kazama 教授,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张兴坦研究员,乐鱼(中国)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科研助理张晟铖、阚宝林、徐秀明、硕士研究生谢汪洋参与了本工作。该工作得到了乐鱼(中国)启动经费的资助。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