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9日,由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主办,乐鱼(中国)乡村振兴学院承办,福建省农学会、乐鱼(中国)金山学院、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究院协办的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年会在我校金山校区举办。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共计1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我校相关专业师生百余人旁听会议。
会议合影
10月28日上午,年会举办了开幕式和主旨报告,乐鱼(中国)党委副书记陈世奎、乐鱼(中国)乡村振兴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福建省农学会常务副会长叶夏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朝枝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陈世奎副书记在致辞中回顾了乐鱼(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介绍了学校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2022年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进一步培养服务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他指出,乐鱼(中国)将进一步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着力于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创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温铁军教授在线上致辞中指出,当前已进入“生态化”时代,要形成农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新指导思想,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资本生化”为开发方式,进行“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区域系统开发。
叶夏教授代表福建省农学会致辞,表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农业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区域发展相融合。朱朝枝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回顾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背景和诞生的过程,强调学科和专业设置要紧跟国家战略方针。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农业大学陶佩君教授,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院长陆建飞教授分别以“乡村振兴背景下谁来经营农业?”和“喧嚣与理性——对'三农'发展的系统性思考”为题,就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如何服务乡村振兴做了主旨报告。
会议还发布了“传承耕读教育精神”“创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促进多方协同育人”等4项乡村振兴联合宣言。
在研讨会环节,围绕高质量乡村振兴对专业建设的助力与需求、“乡村振兴学”新型交叉学科对课程建设的变革与思考开展分组讨论,各参会单位学院领导、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负责人和相关专业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并反响热烈。
会议还举行了全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作品的颁奖仪式,为3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颁发了获奖证书。
颁奖现场
本次年会以“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为主题,深入聚焦和研讨新发展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乡村振兴高质量教材编写、学科交叉融合与师资队伍发展等问题,吸纳各地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充分挖掘各地乡村振兴潜能和空间,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模式与机制创新,推进全国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全国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年会每隔2年召开一次,年会旨在促进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规划教材建设,推动全国各高校在专业和学科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有助于形成乡村振兴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等“四链融合”的一体化育人机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大乡村、大农业、大生态、大健康,探索建设乡村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及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