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师生了解农村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投身于产业振兴活动,激发产业创新思路和发展动力,11月13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田野筑梦,头雁领航——我和我的产业故事”分享会于博学楼报告厅举办。会议邀请省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清流县鑫牌豆腐皮厂厂长兰爱珍,国家乡村工匠名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仕斌,福建源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序彪等3位高素质农民省级示范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学员代表分享。乡村振兴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玲凤、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副书记黄顺容、乡村振兴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教育融合专员刘飞翔、高素质农民省级示范农业经理人全体学员,乡村振兴学院、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与本次分享会。
分享会上,兰爱珍以“兴豆腐皮产业,带领百姓致富”为主题,分享了她是如何从创业初期的荆棘载途到逐渐开拓出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之路;从独自摸索的艰辛到成立合作社实现生产资料、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品牌形象、销售渠道的全方位统一;从面临其他贫困农户的无奈困境转向精准扶贫、资金互助的温暖帮扶;从当初默默无闻的家庭作坊到现在规范发展、社会认可的行业标杆的经历。
陈仕斌以人生的五大转折为切入点,讲述了他是如何发现并把握政和茶的商机投身创业的故事,他特别强调在创业过程中,“坚持”与“情怀”这两个关键词的分量。在商业上取得成就之后,陈仕斌转向农村,投身于社会公益,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并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创新,致力于扩大茶产业的规模,提升白茶品牌的市场地位。
郑序彪讲述了自己的初心故事,他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改良土壤,使用有机种植技术,专注于种植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吃得美味的蔬菜。他所推行的蔬菜溯源系统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信任,并在农产品供销链的构建、市场动态适应、休闲农业等多方面作出了成效。经过八年的持续努力,他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获得了普遍认可。
刘飞翔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产、学、研、用”四方共通融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到,“我和我的产业故事”是贯通学院产学共生、职教融通、知行合一、特色鲜明“向一线实践者学习”的品牌行动,今后将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连贯性和深度的活动,以此促进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结合,加强交流合作,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和创业活力。
本次“我和我的产业故事”主题分享活动不仅让学院师生深入洞察产业振兴的内涵,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亲身感受产业脉动、共享成长故事的平台。下阶段,乡村振兴学院将持续整合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能量汇聚,让学院培训教育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加强全体师生的产业思维,助推产业发展动力,为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