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王峰教授应邀为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师生讲授AI时代的语料库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田富俊

9月18日下午,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峰,在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开展题为“AI时代的语料库翻译研究”的专题讲座(“国际学院外语大讲堂”第二十九期),由翻译与传播虚拟教研室、教师教学与思政工作坊、语料库研究团队联合主办,副院长张云清代表学院致以欢迎,章敏副教授主持,约60多位学院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峰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发表经验,梳理了从选题到论文发表的完整流程。他指出,语料库研究应立足可观察的语言现象,借助统计方法和AI工具,将“译者主体性”“忠实度”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可量化、可验证的研究指标。他以《狼图腾》英译策略与生态意蕴变异研究和《堂吉诃德》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语料对齐、分段统计和相关检验揭示译者在言语过滤与文体再现方面的规律。

随后,王峰教授重点阐释人工智能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分享团队在研究实践中利用大语言模型开展文献筛选、研究假设生成和文本梳理的经验,强调AI应被视为“激发灵感的第二头脑”。研究者需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则并进行多轮校验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重复性,与AI进行多轮交互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文献梳理和语料清理的效率,帮助学者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高质量成果。

现场互动

在互动环节,王峰教授就“如何避免举例选择偏差”“语料清理的周期与方法”“理论创新的切入点”等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强调量化研究提供广度,而典型例句则提供深度。研究者应先通过全局指标锁定代表性人物和情节,再结合AI与人工筛选选取例句,从而增强分析的说服力,建议理论应用中回溯原典,避免盲目跟风,并通过跨学科对话开拓新的增长点。

整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案例生动,不仅展示了语料库翻译学在AI时代的创新方法,也为科研选题、国社科项目申报、撰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在AI技术与学科交叉领域探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