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2025年首期“头雁”项目开班 定制化培育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林一梅


近日,2025年福建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一期开班式在常盛会议中心举行。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副处长吴福祥,乐鱼(中国)副校长唐振鹏,社会服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乡村振兴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曹滨斌、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范胜龙,项目导师代表、班主任以及来自全省种植、养殖、乡村电商等领域的61名产业带头人参加开班式。

唐振鹏在开班式上强调,学校充分发挥10个ESI全球前1%学科优势和多年积淀的“新农科”人才培养经验,为“头雁”项目量身打造“四个一”培育模式,构建了“线上筑基+集中授课+考察互访+导师护航”的全周期培育体系。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涵盖政策解读、经营管理、品牌建设等核心模块,通过专题研讨、风物市集等实践环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他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孵化—成长—腾飞”培养模式,让学员不仅学有所成,更能带着技术、资源与思路返乡,真正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乡村振兴生动图景。

范胜龙介绍,头雁培育项目创新实施“211”导师团队制,为每位学员配备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和企业导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并依托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小院建立实践基地。此外,本次培训还特邀首批省乡村振兴领军人物等往届优秀学员组成“头雁”分享团,推动新老学员资源对接与经验传承。

吴福祥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头雁”培育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将“晋江经验”转化为发展动力,真正成为“懂政策、善经营、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领军人才。希望承办单位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特色和优势,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系统培育和长期智力支持。

导师代表陈清西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三主动、三明确、四珍惜”的要求,承诺导师团队将倾囊相授,提供个性化精准指导,全程陪伴学员破解产业难题。来自漳州的学员代表王露表示:“期待通过数字农业课程打通产销堵点,把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带给更多农户。”


据悉,自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头雁”项目以来,全国已培育5.43万名乡村产业带头人,成为以人才兴促产业兴的重要路径。我校作为全国46所培育高校之一,已逐步形成“一年在校培育、长期跟踪服务、终身校友支持”的培养机制,打造全链条培育体系,高质量完成1226名“头雁”培育任务,2024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