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站!

联系我们

阮晓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创新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0-11-02作者: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阮晓菁/文 创建部门:乐鱼(中国)(新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符合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新时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好一批又一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能够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公共管理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满足广大师生更好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解决好制约立德树人提质创新的瓶颈制约问题;坚持树牢底线思维,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学院精神。下一步学院将从具体工作抓起,重点实施好三大行动计划,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一、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夯实立德树人之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德才兼备,学生才有可能德才兼备。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师提出了“四有”的要求,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这指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第一本领,要加强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提高立德树人的自觉和本领。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失范惩处。通过开展教师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工作坊、评选“教学之星”等,增强教师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建设卓越的教学团队,引导教师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学高”,关注学科前沿,以扎实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做到“艺高”,提升教学艺术和技能,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改造教学,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二、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行动计划,提高立德树人之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普及化阶段,提高质量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的核心,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院要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持续推进学科专业改进和提升。重点发展公共管理高原学科,积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强化建设法学培育学科和土地资源管理特色学科,提升学科整体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专业的社会契合度。五育并举推进教学体系变革。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好“学院周”活动的育人功能,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好 “十育人”工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实施学院治理体系优化行动计划,保障立德树人之本。《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指挥棒。要对标对表,立行立改,推进学院制度建设。要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学院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意识。要完善教与学的评价,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成效评价,改变简单以分数来排名的作法。改革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教学业绩、人才培养的奖励力度,取消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与奖励直接挂钩的作法,制订教学突出贡献奖励办法、科研突出贡献奖励办法,实行分类评价,克服“五唯”倾向,引导教师根据特长分类发展,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