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站!

联系我们

【学院教师谈立德树人】农学院古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农、知农、爱农”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

来源:乐鱼(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0-11-04作者:农学院供稿 创建部门:党委宣传部

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俗话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立德树人的核心在于“德”,德育的成败直接关乎到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确保我们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社会的发展赋予了高校更多的使命和功能,但根本还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根本所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做好培养“学农、知农、爱农”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的工作。

1、修身立德,言传身教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更是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本人将积极参与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而努力奋斗。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本人将在自我修养提升中实现自身的道德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具体来讲,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为学生树立榜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塑造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有用人才。

2、理想信念铸魂,潜心立德树人

理想信念铸魂是坚持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立德”的根本在于“铸魂”,“铸魂育人”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作为教师来讲,理想信念铸魂就是要铸牢青年学生的信念信仰之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坚定青年学生学习进步、人生发展的“政治灵魂”,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3、爱农情怀塑造,培育卓越农林人才

作为农学院的一名专业课教师,我们需要再思考,新时代,我们应该坚守什么初心?担当什么使命?我认为其核心在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何以知农?何谓爱农?如何塑造爱农情怀?这是我们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认为,这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在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人才战略需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程实习、专业技能实践和“一组一分田”等手段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完善学生综合评价标准,打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化“三农”情怀教育,以中华五千年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坚定学生的专业自信,以支农支教、科教实践等足迹和历练融入农村,感恩乡土、感悟乡情,锻造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赤子情怀。

本人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继续在自身岗位上全面把握、亲身践行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不断探索新农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和培养体系,把我校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落到实处,把培养“学农、知农、爱农”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