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自上而下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教务处严格执行《关于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坚持“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系统地推进本科教学评价改革。
一是将思想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强有力的推进本科教学评价改革。随着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研讨的不断深入和《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修订)》《教师系列职务任职条件规定》《师德师风意识形态考核文件》等文件的陆续出台,学校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决心愈发彰显、以切实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愈发明确。在本轮教育评价改革中,教务处将从学院办学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学生成长评价等方面入手,完成30余项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二是明确学院本科教学主体地位,深化校院二级本科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在新修订的《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突出4项本科教学约束性指标、5项本科教学卓越性指标,且本科教学约束性指标中至少有一项达到优秀,学院年度才可以被评为优秀,从而进一步夯实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同时,持续开展本科专业建设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和本科教学目标考核结果作为学院奖励性绩效分配依据,牢固树立重视本科教学的鲜明导向。
三是着力攻克教师教学评价改革难题,探索构建多维结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拟于近期出台《教师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实施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摒弃课堂评教的单一评价模式,探索构建由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业绩评价和教学公共事务贡献评价共同组成的教师本科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
四是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五育并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德育方面,已出台《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思政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思政建设行动和“学院周”文艺活动等方式,持续构建形成校领导带头上好思政课程、院班子成员积极参与思政课程、一线教师负责思政课程和推广课程思政、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思政旋律的新局面。智育方面,对照《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围绕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过程考核、严把毕业出口关;同时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加快推进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架好梁柱。体育、美育、劳育方面,已出台《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细则》《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着手制定《全面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体育、美育、劳育的依托课程和实施方式,并将体测作为本科生毕业条件。同时,探索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将体育、美育、劳育教育纳入其中,并作为本科毕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