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际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明北附303,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开展学习研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姚静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及外语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学习现场
会上,姚静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等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张华英表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从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出发,将其普遍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结合学,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中,更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效运用到解决教书育人的核心问题、解决教育改革的矛盾问题,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关键问题。
支部党员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从历史、实践和时间维度就“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分享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史和力行紧密结合,在知行合一上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要坚持将学习融入课程思政改革、融入课堂讲学、融入“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不断提高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做“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