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打赢防控阻击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坚持和付出。数日里,旗山校区的农大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各地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身体力行,勇于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逆行”的光芒
疫情爆发之后,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交通工程的林鑫源同学便迅速参与到了防控工作志愿活动上来。他的工作是在乡村疫情防控一线监察过往车辆人群,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并对要进入的本地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保障人民的健康。
他坦言:“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深受作为党员的父亲、伯伯与爷爷的影响,希望自己在这关键时刻能够站在战役最前线,保护人民,守护家园,为国家早日全面战胜疫情而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承担使命勇于担当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管理专业的吴晨溦同学在我校的号召下参加了福州市储备防控青年志愿者,自愿来到仓山区螺洲镇,配合当地社区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摸排返乡村民情况,完成人员登记,并呼吁村民做好防范,并发放宣传手册。并根据具体志愿服务的需要,本着“哪里需要补哪里的精神”,到几个定点超市辅助完成物资清点,帮助写推文宣传。
吴晨溦同学谈道:“在这场战役后面,一直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在。我做的不如一线工作人员多,我学的知识还不够足以支撑我上战场。所以我想更努力学习,以后国家有难,我想和冲在一线的那些医护人员一样做更多贡献。”
宣传到位,声入人心
如何让身边人都了解到面对本次疫情需要做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少不了社区的宣传!我校19级材料工程学院轻化工程的肖江海同学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到访社区的每户人家,宣传防疫知识和社区的防疫安排,叮嘱大家不聚集,家中要经常消毒,出门佩戴口罩等,尽显社区的人文关怀。
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战争里,肖江海投身于志愿者工作中,面对赞扬,他说:“我是农大材料院一名很普通的共青团员,疫情当前,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磨难,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顶天立地,全国无数医务人员不惧生死,我想,在大后方的我们作为志愿者虽谈不上披荆斩棘,但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宣传防疫知识,提供一定帮助是我们应该做的,志愿活动很辛苦,但心里很暖,很踏实!”
走街串巷只为民安
材料工程学院201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郑欣茹也加入了这场战“疫”中。当她得知网上有志愿者招聘活动时,便义不容辞地跟着德化县社区一起投身于志愿者服务中去。
她的日常工作是:提醒未戴口罩群众戴口罩,给他们普及新型肺炎,然后给沿街商铺发放口罩。但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志愿者活动,期间也碰到了许多难题。郑欣茹说道:“有些人开着店面,没戴口罩在里面坐着,说是只是和朋友喝喝茶,马上就走了,也没有开复工证明。劝了一会,佯装要关门,但我们走了以后还继续开着。”但更多的人还是积极配合了志愿者的工作,市民们的认同是志愿者最大的欣慰。
郑欣茹说:“感觉这次一级响应以后,宣传挺到位的,大家都很积极配合,很团结。如果下次有这样的志愿活动,还是会继续参与。”
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疫情就是命令,通知就是号角,防控就是责任”,一场防疫阻击战随即打响。
作为一名来自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子,黄萍同学说:“虽然我无法投入这场战斗,只能默默关注着疫情的进展,但希望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个特别时期,黄萍在成都长兴社区做一名志愿者,每天准点到指定小区门口,为来访人员登记,为进入人员测量体温,为出入口消毒,检查进入许可证……这几天的志愿工作,让黄萍更加理解,生命的宝贵,做好防护,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尊重,也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并且当国家遇到困难时,唯有民族团结,服从命令,才能克服!
一份爱心一份感动
没有机会做志愿者,但不会没有机会奉献自己的爱心,一份小小的心意,可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汉人民感受到丝丝的暖意。以上捐献者均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他们的身影便是农大学子的缩影。
除了志愿者,还有无数仍在学校坚持做好防疫工作的他们。
学校每天都会安排老师值班,上班之前,综合楼的老师都会给学校的每位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分发口罩。每位农大人安全的背后,是大家各司其职的守护。
日复一日的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实验楼、宿舍楼消毒工作,他们不厌其烦,因为他们始终秉承着对全体农大人负责的心。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哪怕宿舍楼早已空无一人,他们还是秉承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死守严防,以身作则。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我们应该赞美那些战“疫”路上的人
只要农林大全体人员众志成城
相信不久后 我们会摘下口罩再相遇~